欢迎来到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学院新闻

□ 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金融系教师参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第五届“科研驱动式教学”讲习班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2日 来源: 作者: HITS:

2019710-11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博雅大学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第五届“科研驱动式教学”讲习班”(经济、金融方向)在光华管理学院1号楼隆重召开。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尹筑嘉、支部书记杨密赴京参加了此次学习。

本届讲习班邀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应用经济学系主任周黎安教授、应用经济系王辉副教授、国家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峥教授以及MBA /MSEM/MPAcc项目主任、金融系赵龙凯教授分别站在经济与金融的学科角度,跟与会教师分享了从课程设计出发,到课程讲授过程中的引导,乃至课程讨论、实践、作业以及考核设计中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为真正实现“科研驱动教学”与“教学反哺科研”提供了一条非常清晰的思路与初步实践。

讲习班干货满满,收获颇丰,感悟颇深。首先,要实现“科研驱动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对现实问题强烈的好奇心与另辟蹊径的、引人入胜的讲故事的能力。北大光华四位教授都强调在教学中要聚焦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只注重结果,因为结果只是一种可能性。

带着好奇心,通过文献抛出有意思的问题;梳理文献,了解目前学术界开展研究的多维角度;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本科生、研究生、MABEMAB)展开不同程度的基础理论、研究思路与方法介绍;通过小班讨论、作业与实践让学生动手按照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增强对问题的理解与体验。如此,科研有机融合于教学之中,驱动教学发展。

当然,科研与教学两者之间桥梁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两者可以互为素材,但需要不断地、有意识地积累。王辉教授分享了一个理念:Connecting the point,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两者的联系是灵活的、多维度的。在具体的应用中,他把科研驱动教学归结为三类:一是问题导向型文献综述,二是概念拓展型研究讨论,三是学生参与型研究复制,并分别以实例加以阐述。

其次,要实现“教学反哺科研”的关键在于激活学生的真正兴趣,引导学生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广泛的搜寻各类信息与资源,勇于提出各种不受限制的问题,利用课程讲授的理论、方法乃至自己寻找到的、自认为合适的方法深挖下去。

这个过程,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教师要会讲故事,特别是跟当下的现实联系紧密的故事(这就跟教师的科研能力联系在一起了),一步一景似的抛出问题,引起学生高度的关注与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二是课程考核的改革要跟进,不再是单纯的通过考试检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通过小班讨论、课程论文的形式,检验学生在一个点挖掘的深度与广度,从而考核其基础理论与方法的掌握程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大四位教授都是讲故事高手,在报告中通过具体的实例,介绍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激发学生”的这个目标。整个过程牢牢地吸引了全体与会教师的注意力,同时会场思维积极活跃。比如,周黎安教授介绍了当下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正在进行探索的中国系列全院通识课程:《中国经济》、《中国金融》、《中国管理》,该系列课程刚刚开设一个学期,但在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实践中,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课程的设计以当下中国现实为背景,以主题的形式、通过文献的梳理提出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同时,学生在课程讨论与作业中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搜索的材料,解决的方式与结果等,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的素材支撑,而且一些有趣的问题也引发了教师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兴趣,打通了“教学反哺科研”的路径。

最后,“存在之交流”是科研与教学实现有机融合的关键。教师与教师通过课程设计环节,坐下来、面对面,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来研讨课程内容与讲授方式,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激发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动性的环节;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小班讨论、课程论文分析,更是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激发表现力,激活思维力的过程。北大光华四位教授都同时表达了强烈的获得感与愉悦度,是在《中国系列》课程的集体开发过程中、在跟学生的深度研讨中。

时光飞逝,满满行程的两天讲习班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与探索才刚刚开始。金融系全体教师将,努力结合专业基础与特色,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到的理念与路径逐步落实在接下来的科研与教学中。(文/图:杨密,审稿:尹筑嘉)

 

                                      

版权所有© 2020-2021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