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正高

□ 当前位置: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名录 -> 正文

阳立高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30日 来源: 作者: HITS:

一、基本情况

阳立高,男,研究生/博士(博士后),教授(三级),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

联系方式:ylg168998@126.com

二、专业教学及教学成果

主要承担《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经济与国际经营前沿专题》、《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课程教学。

主要教学成果:

1.作为2024年湖南省优秀教师代表,于教师节受到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等省领导亲切接见和表彰;

2.荣获长沙理工大学2022-2023学年度优秀教师;

3.在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拱战赛国际贸易赛(国际贸易与商务专题赛道)总决赛中指导学生获二等奖(排名第1);

4.在2024年第十三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竞赛中荣获文科组二等奖(排名第2);

5.在2022年第一届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设计大赛中指导学生获二等奖。

三、研究方向及研究团队

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学科领域科研工作;

所在研究团队介绍:

1.组建了长沙理工大学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担任院长。团队核心成员包括刘建江教授、谢锐教授、韩峰教授、周建华教授、李玉双教授、王娟教授、冯萍副教授、龚世豪讲师、高超讲师、李江讲师、罗甜甜博士生、于金柳博士生、曾斌博士生、黄慧博士生、牛子正博士生及40名硕士生等。团队成员职称、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互补,分工有序,且都有独立或合作做好科研工作的能力。

2.组建了湖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院,担任执行院长兼首席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包括方琼教授、彭新宇教授、黄维教授、刘建江教授、谢锐教授、周建华教授、何昊副教授、陈洁副教授、冯萍副教授、李江讲师、龚世豪讲师、罗甜甜博士生、牛子正博士生等。湖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研究院主要以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方向和工商管理学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教师团队为主体,并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专家,组成20人左右、老中青相结合、学科与专业优势互补、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稳定研究队伍,形成高端化、实体化、平台化、制度化的实体研究机构。

四、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主要学术论文和主要学术著作。

(一)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3AJL012,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机理及政策研究,2023/09-2026/12,主持.

[2]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8AJL008,劳动力结构变化促进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机理及政策研究,2018/06-2022/12,(优秀结题)主持.

[3]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JL058,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理及政策研究,2013/06-2016/12,(优秀结题),主持.

[4]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3ZDAJ008,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价及政策优化研究,2023/12-2025/12,主持.

[5] 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重大课题,XSP20ZDA005,促进湖南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机制与政策研究,2020/01-2023/12,主持.

[6] 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21JZD026,疫情常态化下我国制造业全球供应链重构和数字化转型研究,2021/11-2025/12,主持.

[7] 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17JZD022,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17/11-2021/12,主持.

[8] 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23JGZD052,服务“三高四新”与科教融合的地方高校经济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4/1-2025/12,主持.

[9] 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研究,2024/05-2024/09,主持.

[10] 湖南省“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湖南省“十五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2024/05-2024/09,主持.

[11]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智库课题,ZK202406,加强我省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研究,2024/01-2024/03,主持.

[12] 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重点项目,XJK22ZDJD04,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机理及政策研究,2022/8-2023/12,主持.

[13]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201708430067,能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2017/06-2018/12,主持.

[1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1M501268,低碳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工程研究,2011/09-2014/12,主持.

[15] 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5ZK2006,推进构建湖南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的路径与对策,2015/06-2017/06,主持.

[16]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XSP18ZDI032,湖南人才流动的原因、效应与对策,2017/12-2018/12,主持.

[17]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7JL01,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及政策研究,2017/10-2019/12,主持.

[18]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15K004,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2015/06-2016/12,主持.

[19] 湖南省软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2ZK2002,基于人才开发与自主创新的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机制研究,2012/10-2014/12,主持.

[20]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12BGD019,基于高校专业改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研究,2012/09-2015/12,主持.

[21]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YBA011,湖南省电动汽车自主创新工程研究,2010/11-2012/12,主持.

(二)主要学术论文

[1] 阳立高, 韩峰, 曾艺. 土地资源配置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基于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和城市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 管理科学学报, 2022 (07): 106-126.

[2] 阳立高, 于金柳, 龚世豪等.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能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吗:基于2006年统筹城乡就业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 中国软科学, 2023, (11): 159-174.

[3] 阳立高. 努力建设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N]. 人民日报, 2019-7-9.

[4] 阳立高, 韩峰. 人力资本何以成为红利?——来自企业出口价值攀升视角的证据[J]. 中国软科学, 2022(05): 123-133.

[5] Ligao Yang, Lulu Li, Rui Xie. Structural path analysis of China’s coal consumption using input–output framework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SCI), 2020.

[6] Feng Han, Xin Mao, Xinyu Yu, Ligao Yang.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bsidies and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microenterprises. Journal of Innovation & Knowledge(SCI 1区), 2024.

[7] 阳立高, 刘丽雯, 李玉双等. 工业智能化对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23, (11): 35-47.

[8] 龚世豪, 严勇翔, 阳立高等. 个人所得税改革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 2023, (06): 34-55.

[9] 阳立高, 李江.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将湖南打造成国家重要战略腹地[N]. 湖南日报, 2024-05-16

[10] 李江, 祝树金, 阳立高. 环境信息公开、质量调整与多产品企业出口[J]. 产业经济研究, 2024, (03): 128-142.

[11] 阳立高, 邬佩云, 韩峰. 数字产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4, 45 (03): 131-138.

[12] 阳立高, 王智志, 李玉双. 社会信用与企业韧性——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J]. 科学决策, 2024, (03): 45-56.

[13] 阳立高, 许调蓉, 韩峰. 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特征[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3, 44(02): 81-87.

[14] 阳立高, 刘洁菲, 韩峰. 最低工资标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2, 43(03): 128-134.

[15] 黄维, 廖小薇, 阳立高(通讯作者). 经济资助对大学生政治信任的影响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22(01): 147-158.

[16] 阳立高.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N]. 湖南日报, 2022-11-28

[17] 杨湘琳, 阳立高(通讯作者). 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吗?[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1, 42(06): 82-88.

[18] 阳立高, 赵寒, 李玉双. 高等教育质量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J]. 科学决策, 2021(09): 1-12.

[19] 阳立高, 彭頔雯, 杨崇峻. 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21, 42(03): 71-77.

[20] 韩峰, 庄宗武, 阳立高. 中国制造业出口价值攀升的空间动力来源[J]. 中国工业经济, 2021(03): 61-79.

[21] 王腊芳, 谢锐, 阳立高.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双向溢出效应[J]. 中国软科学, 2020(12): 153-167.

[22] 阳立高, 段先鹏, 李玉双. 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J]. 科学决策, 2020(11): 1-14.

[23] 阳立高, 陈亭亭, 谢锐. 最终需求影响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关键路径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20(09): 162-174.

[24] 宋华, 张国林, 阳立高. 环境规制对我国省级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研究[J]. 科学决策, 2020(09): 68-85.

[25] 韩峰, 阳立高(通讯作者).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J]. 管理世界, 2020, 36(02): 72-94+219.

[26] 阳立高, 李璐璐, 李玉双. 高等教育质量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 科学决策, 2019(12): 1-19.

[27] 曾斌, 阳立高, 冯博. 教育质量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J]. 科学决策, 2019(10): 73-89.

[28] 敖洁, 于金柳, 阳立高. 人口老龄化会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吗?[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9, 40(04): 123-129.

[29] 阳立高, 胡敏智, 韩峰. OFDI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9, 40(02): 126-133.

[30] 江鹃, 杨华峰, 阳立高. 劳动力结构变化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 科学决策, 2018(08): 73-94.

[31] 贺正楚, 曹德, 阳立高. 中国全球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 科技创新与GIP函数的视角[J]. 科学决策, 2018(08): 21-44.

[32] 阳立高, 李永奇, 韩峰. 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 科学决策, 2018(03): 1-15.

[33] 阳立高, 龚世豪, 王铂.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升级[J]. 中国软科学, 2018(01): 138-148.

[34] 阳立高, 赵思嘉, 龚世豪. 劳动力供给多维变化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8, 39(01): 127-133.

[35] 阳立高. 顺应劳动力供给变化,助推制造业升级[N]. 社会科学报, 2017-07-27 (002).

[36] 阳立高, 李婷, 杨华峰. FDI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 科学决策, 2017(07): 51-67.

[37]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7, 38(02): 105-110.

[38]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J]. 财经研究, 2017, 43(02): 122-134.

[39] 柒江艺, 阳立高. “世界市场网”视角下金融危机的贸易传导[J]. 经济问题探索, 2016(12): 98-106.

[40] 李胜, 阳立高.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 37(06): 85-89+135.

[41] 阳立高, 刘念念, 柒江艺. 劳动力成本与利润差异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 37(02): 112-117.

[42] 柒江艺, 阳立高. 地方政府财政实际支出“第三方效应”与外资变动[J]. 求索, 2016(02): 113-117.

[43]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劳动力供给变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理及政策研究[J]. 科学决策, 2015(12): 19-41.

[44] 阳立高, 龚世豪, 韩峰. 新生代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5(11): 136-144.

[45] 柒江艺, 阳立高. 地方政府实际支出的时空结构分异性研究[J]. 经济问题, 2015 (09): 39-42.

[46] 阳立高, 谢锐, 贺正楚.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4(12): 136-147.

[47] 阳立高, 卢毅, 伍慧. 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 35(06): 132-135.

[48] 阳立高, 韩峰, 杨华峰, 刘建江. 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及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07): 121-126.

[49] 韩峰, 冯萍, 阳立高. 中国城市的空间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05): 72-79.

[50] 韩峰, 王琢卓, 阳立高.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J]. 产业经济研究, 2014(02): 1-10.

[51] 贺正楚, 张蜜, 阳立高. 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4(02): 130-139.

[52] 阳立高, 韩峰, 杨华峰. 发达国家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开发经验及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31(08): 140-144.

[53] 韩峰, 阳立高. 内外市场需求、产品多样化与劳动生产率[J]. 财经研究, 2014, 40(01): 25-39.

[54] 阳立高, 贺正楚, 柒江艺. 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 中国软科学, 2013(11): 123-138.

[55] 阳立高, 贺正楚, 韩峰.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及对策[J]. 中国科技论坛, 2013(11): 85-91.

[56] 阳立高, 贺正楚, 韩峰.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问题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19): 143-147.

[57] 阳立高, 贺正楚, 杨沿平. 基于资本股权和知识产权的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3, 31(04): 53-56.

[58] 阳立高. 产业组织理论的新进展——兼评2011年度克拉克奖得主乔纳森·莱文的经济思想[J]. 经济问题探索, 2013(04): 24-31.

[59] 阳立高, 杨沿平, 刘建江. 优化R&D融资 促进汽车产业自主创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01): 29-35.

[60] 周建华, 阳立高, 欧阳强. 乔纳森·莱文对微观经济学的贡献[J]. 经济学动态, 2011(06): 92-98.

[61] 阳立高, 刘建江, 杨沿平. 略论加大R&D投入推进汽车产业自主创新[J]. 经济问题, 2010(12): 64-67.

[62] 阳立高, 刘建江, 杨沿平. 基于开征研发税的国家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工程[J]. 科学管理研究, 2010, 28(04): 16-20.

[63] 阳立高, 廖进中. 理性经济人批判与国家理性行为体假说[J].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07): 90-92.

[64] 阳立高, 廖进中, 柒江艺. 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02): 61-64.

[65] 阳立高, 廖进中, 向鑫琳. 汽车产业R&D投入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 2010(01): 30-33.

[66] 阳立高, 廖进中, 柒江艺. 财政扶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9, 30(04): 60-64.

[67] 阳立高, 廖进中. 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经济拉动作用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09(03): 163-168.

[68] 阳立高, 廖进中. 城市化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 2009(01): 35-37+90.

[69] 阳立高, 廖进中, 柒江艺.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03): 56-59.

[70] 阳立高, 廖进中, 张文婧.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J]. 经济问题, 2008(04): 85-88.

[71] 柒江艺, 阳立高, 冯涛.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01): 89-94.

[72] 阳立高, 陈四梅. 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 2007(03): 67-70.

[73] 张四梅, 阳立高.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其投入体制创新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 2007(02): 114-117.

(三)主要学术著作

[1] 阳立高. 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8

[2] 阳立高, 谢锐, 韩峰. 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研究,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3] 张海波, 李汉君, 阳立高等.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50万字,2017,副主编,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版权所有© 2020-2021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