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识讲座 >> 正文
通识讲座预告:基于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构件的耐腐蚀桥梁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来源: 浏览量:

报告题目:基于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构件的耐腐蚀桥梁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主要内容:本报告将介绍华南理工大学陈光明教授团队近年来在“基于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构件的新型桥梁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过去6年中,他领导了一个跨校企科研团队(他的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滕锦光任团队技术顾问),专注于上述领域的研发及工程应用。该团队在低碳、耐腐蚀、高韧性的新型FRP组合结构桥梁工程应用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施了10项示范工程,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认可,例如,国际土木工程FRP学会会刊《FRP International》报道称(详见第21卷第2期,2024年,页码19-21):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中轴线2座总跨48m的人行拱桥是基于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构件在世界首次作为主拱肋应用于“上承空腹式拱桥”。由于在建设工程复材与结构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工程应用成果,他于2017年获得“建设工程复材与结构杰出青年学者”奖项,并于2023年获得“建设工程FRP应用成果推广奖”以及“土木工程新材料结构及新型结构工程应用奖”。

报告人:陈光明

报告人所在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人职称/职务及学术头衔:教授,博导

时间2025425 上午10:30

地点云塘校区文科楼D505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陈光明,男,湖北孝感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导。2010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滕锦光院士。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973”项目课题及十三五课题各1项。目前担任国际期刊《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Composite for Construction, ASCE》等三个国际期刊副编辑或编委会成员。于2004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于2016年当选国际土木工程FRP学会(IIFC)理事,于2017年获“建设工程复材及结构杰出青年学者”奖,于2018年入选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理事,于2021年度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二)。作为主要编委,参编国家标准或行业标注5部;截止2025421日,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近90篇,Web of Science中他引近3100次,H-index3420232024年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承办单位:国际工学院     通识教育中心

分享到
附件
没有附件...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
2020© 长沙理工大学教务处版权所有
地址: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一办公楼一楼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258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