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新能源储能技术发展与产业分析
主要内容: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全球能源转型进入攻坚期的大背景下,储能技术已从新能源产业的“配套环节”升级为“核心支柱”,不仅是破解风电、光伏间歇性难题的关键,更是抢占未来能源竞争制高点的战略赛道。本次讲座立足行业发展前沿,从四大核心维度全面解码储能产业:一是技术内核,通过能量密度、成本降幅、循环寿命等量化指标,对比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氢储能等主流技术的优劣势与商业化进度;二是产业格局,拆解上游资源供应、中游核心部件(PCS/BMS)、下游系统集成的全链条生态,揭秘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的布局逻辑与竞争优势;三是应用落地,解析发电侧配储、电网侧调峰、用户侧节能等多元场景的实际价值,呈现储能在降本增效、稳网保供中的核心作用;四是未来趋势,结合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预判技术创新、国际化布局的发展方向,同时客观分析技术融合、标准制定、安全保障等领域的挑战与突破路径。
报告人:曾帆
报告人所在单位: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报告人职称/职务及学术头衔:讲师
时间:2025年11月18日下午16:00
地点:云工一A-210
报告人简介:曾帆,男,汉族,中共党员,工学博士。2024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公共教学中心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超级电容器储能研究,具体包括电极材料设计、正负电极匹配、柔性超级电容器匹配等。在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2项。
承办单位: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通识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
分享到



附件


打印正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