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科研工作总结

2011-03-09 

当前位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研究>科研项目

科研工作总结

2011-03-09

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在学校科研处指导下,在学院各系部积极配合和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学院自2008年上半年经调整合并组建以来,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科研实力和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近三年来,基本上是每年上一个台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近三年学院科研工作的回顾

1、领导重视,完善制度,加强科研管理力度。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建立之日起,学院领导就把教学和科研放在中心位置来抓,制订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08-2010年建设与发展规划》。学院领导经常就科研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新增博硕点申报和科研管理制度等重大问题召开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全体教师、科研管理人员的座谈会、论证会,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我院科研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我院的科研环境。此外,我院科研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进行网上信息发布和网上数据上报,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效率,扩大了信息的覆盖面。在信息服务中,我们要求信息来源准确,并能被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各系部。

2、学科带头,课题引领,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

两年多来,我们加大了学科建设力度,以课题引领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促进我院科研,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我们先后加大了对重点学科的建设力度。在课题申报、课程建设、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学科建设力度的加强,我们的科研实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3、科研成果成绩喜人

由于学院上下努力,2008、2009年,我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各级各类在研课题4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20多项,厅级课题15项。2010年教育部课题1项立项,申报省社科基金课题有13项立项。

科研经费方面,2008、2009年我院总进校经费为190余万元。2010年进校经费为100万元。2008年以来,我院教师个人出版专著12部,主编或参编教材10部,发表论文310多篇,论文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发表在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占三分之二以上。我院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和科研成果奖10多项。

此外,我院还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近百场(次),我院教师参加校外学术活动30余次。极大地开阔和丰富了教师与学生的科研视野和学术涵养,为学院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年多来,我院的科研工作成绩是显著的,为下一阶段制订新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实力,为我院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将继续努力,克服不足,不断完善和改进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学院的科研实力。

4、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院合院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是不少。

第一,教师队伍中科研意识和科研作用不浓厚,科研后备力量需要进一步挖掘。

第二,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总体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单打独斗的情况多,合作科研的时候少。制约着我院科研学科的发展。

第三,课题申报的数量和论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国家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尚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量偏少,申报的覆盖面不广。

第四,与外界的交流,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不多。

第五,科研经费数量不足。

二、工作措施和思路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人才是兴院之本,必须加强宣传,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通过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培养一批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促进创新型人才的脱颖而出。紧紧依靠教授、副教授、博士等一批人才,提升我院的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马克思主义学院有70多位教师,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从全国各大名校引进的,其中三分之一拥有博士学位,其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和职称结构都十分优良。

2、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将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起来,在全院形成一股合力,一股人气,形成了协作攻关的势头。借鉴省内外同行学院的经验,进一步整合队伍,构建特色突出和谐发展的科研队伍,引进科研领军人才,为冲击博士点做好人才和团队准备。倡导和谐科研理念,通过加强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精诚合作,策划、培育一批结构稳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一定影响的科研团队,为学校科研工作上档次、上水平打好人才基础。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为引进人才做好准备。

3、必须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之路,是开拓学术空间的基本思路。像思政这样的基础学科,要服务于经济主战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就要找到与市场经济接轨的接口,我们要找到了的这个“接口”是什么?我们认为必须开动脑筋。

4、必须未雨绸缪,尽早谋划,做好国字头项目和科研平台的建设。目前要做好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为冲击博士点做好科研准备。力争立项3-5项,为实现学校社科基金突破两位数而努力。努力申报省级科研平台的建设。

5、必须进一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与特聘教授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其科研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的沟通。近期准备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7位专家来我院讲学。组织外出调研。

6、抓好科研成果奖的申报工作。

三、建议

1、学校科技政策的调整。存在的问题是:把权威期刊的论文与CSSCI期刊论文等同起来;CSSCI期刊论文奖励1500元,而同时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不计重复奖励,打击了积极性。

2、教育部项目应该给予适应的配套。

3、人才引进、特别是领军人才的引进需要学校加大支持力度,特事特办。

4、科研积分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1年1月

附件: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科研、教学成果奖励目录

下一篇:科学研究项目情况(2008-2010年)

上一条:科学研究项目情况(2008-2010年)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文科楼B座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25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