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近5年发表的标志性学术论文(2011年...
2015-10-09
序号
| 论 文 名 称
| 刊 物 名 称
| 作 者
|
1
| 党风、校风、学风是大学的生命
| 光明日报
| 付宏渊
|
| “三严三实”的辩证法意蕴
| 光明日报
| 付宏渊
|
2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 光明日报
| 邹宏如
|
3
| 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论略
| 光明日报
| 王宏
|
4
| 简政放权的价值导向
| 光明日报
| 蔡学英
|
5
| 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
| 光明日报
| 周靖
|
6
|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一体化的现实价值
| 光明日报
| 杨鑫铨
|
7
| 后危机时代应加强金融伦理建设
| 人民日报
| 卿定文
|
8
| 论政治建设在社会矛盾治理中的优先地位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邹宏如
|
9
| 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在紧张与逻辑中介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梁建新
|
10
| “回到马克思”的问题、方法与原则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余乃忠
|
11
| 庄子哲学与后现代性
| 哲学研究
| 余乃忠
|
12
| 论马克思“公人”概念——兼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和2版译文的差异
| 哲学研究
| 余乃忠
|
13
| 论科学哲学的中国化
| 哲学研究
| 易显飞
|
14
| 人的尊严与人的异化
| 哲学动态
| 成海鹰
|
15
| 生活秩序与道德生活的构建
| 哲学动态
| 鲁芳
|
16
| 女性主义技术研究的特征探析
| 哲学动态
| 易显飞
|
17
| 权力合法性危机及其伦理实质
| 哲学动态
| 唐土红
|
18
| 挑战与选择:会聚技术立法的伦理反思
| 哲学动态
| 陈万求
|
19
| 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方法论检视
| 哲学动态
| 黄前程
|
20
| 我国古代技术实践价值观的理论特征及解析
| 新华文摘
| 易显飞
|
21
| 论技术创新特征的历史性
| 新华文摘
| 易显飞
|
22
| 构建两级心理教育体系 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 中国高等教育
| 杨鑫铨
|
23
|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实践研究
| 高等教育研究
| 成海鹰
|
24
| 建国后西方科学哲学的中国化:历程、问题与启示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易显飞
|
25
| 经验转向后的荷兰技术哲学:特文特模式及其后现象学纲领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林慧岳
|
26
| 两类自然主义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文贵全
|
27
| 会聚技术的道德难题及伦理对策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陈万求
|
28
| 中国传统科技伦理的价值审视
| 伦理学研究
| 陈万求
|
29
| 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与出路
| 伦理学研究
| 周艳红
|
30
|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文化的惰性因素及其现代置换
| 伦理学研究
| 唐土红
|
31
| 马克思何以设想市民社会将取代国家?——兼评诺曼•莱文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理解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傅如良
|
32
| “中国道路”的概念世界与事物世界——基于马克思与施蒂纳关于中国民族性的论争
| 教学与研究
| 余乃忠
|
33
| 现代性“正义”进程中的十个“逆”向量
| 学术月刊
| 余乃忠
|
34
| 解放辩证法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投资”——兼论拉克劳对齐泽克的批判
| 山西大学学报
| 余乃忠
|
35
| 走出历史唯物主义“失效”的关隘——兼评张文喜教授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向度”
| 理论探讨
| 余乃忠
|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近5年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或专业技术书...
下一条:2014年度学院公开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一览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