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万长松教授新作《歧路中的探求——当代俄罗斯科学...

2017-04-28 

当前位置: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在线

万长松教授新作《歧路中的探求——当代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出版

2017-04-28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万长松教授的新作《歧路中的探求——当代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近期(2017.3)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对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总结的学术著作。作者对1991年以来的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发展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概括,研究了从苏联自然科学哲学到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的范式转换,着重分析了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元论到多元论、从科学的逻辑—认识论到社会—文化论、从技术中心论到人中心论的研究范式转换过程,指出了上述范式转换给俄罗斯科技哲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作者不是孤立地研究俄罗斯科技哲学,而是将之置于俄苏哲学的历史背景中,重点分析了20世纪60-80年代苏联“新哲学运动”对俄罗斯科技哲学范式转换的影响,并基于上述新的研究范式和俄罗斯当代哲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俄罗斯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歧路中的探求》是作者继《俄罗斯技术哲学研究》之后,十年磨一剑对当代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的范式转换和发展趋势研究的呕心之作。歧者,岔路也。歧路即岔路,引申为不相同、不一致的道路。多元即歧路,“歧路中的探求”就是指当代俄罗斯的哲学家们摆脱了苏联时期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的桎梏,在多元主义甚至彼此对立的指导思想之下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的现状。除了绪论和结论以外,全书一共七章,大体上可以分成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属于“总论”,主要是从总体上对俄苏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的范式转换、发生转换的历史语境以及如何评价这种转换的意义进行了研究。20世纪60-80年代是苏联哲学史中最有价值的一个时期,而“新哲学运动”是一场打破教条主义禁锢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俄罗斯科技哲学新范式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和人才基础。当代俄罗斯科技哲学的研究范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即从马克思主义一元论转向多元论、从科学的逻辑—认识论转向社会—文化论、从技术中心论转向人中心论,以上范式转换对俄罗斯科技哲学的深远意义尚未被中俄学者完全理解。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是“科学哲学分论”,主要研究了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趋势。斯焦宾院士历经苏联和俄罗斯两个历史时期,是俄苏科学哲学的奠基人之一,素有俄罗斯科学哲学“活化石”之称。斯焦宾院士从“科学哲学”到“文化哲学”的心路历程基本上是俄苏科学哲学发展轨迹的缩影,而以罗佐夫、奥古尔佐夫和盖坚科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家的学术观点,也表明当代俄罗斯科学哲学的发展趋势就是社会—文化论导向。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是“技术哲学分论”,主要研究了俄罗斯技术哲学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趋势。俄罗斯技术哲学100年的发展轨迹就是从“工具主义”回到“人本主义”,当代俄罗斯技术哲学的任务就是引领社会走出技术型文明的危机,以库德林、高罗霍夫和罗津为代表的技术哲学家致力于恢复人本主义在俄罗斯技术哲学中的本来地位。

该书由作者的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孙慕天教授作序。孙慕天教授写到:“万长松的这一成果是对前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重大推进。如果说,龚育之的《历史的足迹》主要是总结20世纪上半叶苏联在科学和哲学关系方面、斯大林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孙慕天的《跋涉的理性》把注意力聚焦于苏联反主流派、特别是20世纪后半叶改革派科学哲学家的理论突破,那么万长松的《歧路中的探求》则是对世纪之交新俄罗斯科技哲学发展线索的梳理重构。该书没有以苏联解体为隔点截断苏联的文化思想的发展,而是认为俄(苏)科技哲学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这是一种宏阔的历史眼光。

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俄罗斯科技哲学的范式转换与发展趋势研究(1991-2011)”(12BZX031)的最终成果,也是“俄罗斯科学技术哲学文库”的第一本著作。

附件:

上一篇:

下一篇:社会公正为何如此重要?

上一条: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 下一条: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沉思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文科楼B座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25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