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您的位置: 重点实验室 > 科研动态 > 正文
 

水利学院教师参加黄河源河流演变与水环境的野外考察

2016年08月27日


2016718-81日,胡旭跃教授课题组赴黄河源调查河流演变、湿地生态与水环境。本次考察组由李志威博士负责,陈宏博士、余志、李想、宋劼、刘晶分工协作,邀请美国雪城大学的高鹏教授、湖南大学的王丹阳博士生参加。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黄河源的弯曲河群演变,若尔盖的河流系统的生源物质通量,和黄河源达日冲积辫状河段。

调查组的考察线路如下:(1  718-19日,成都黄河源的若尔盖。在黑河支流-热曲开展取样工作。(2720-27日,两个调查小组集中于若尔盖、唐克和红原的白河与黑河及其支流,开展调查、测量与取样工作。(3728日,生源物质小组结束调查工作,返回长沙。(4728-29日,河流演变小组从红原出发,经久治、阿坝、斑玛,到达达日县城。调查和测量黄河干流达日辫状河段,下午经甘德和玛沁,到达黄河峡谷河段拉加镇,再经同德,到达河南县城。(5730日,从河南返回若尔盖,完成两个大弯道的测量工作,即完成全部考察工作,向成都方向返回。(681日,全部成员返回长沙,顺利完成本次野外考察工作。

整个考察过程在3500m海拔以上工作,需要克服各种高原反应、强烈的紫外线、各种感冒症状和肠胃不适等。满负荷的白天野外取样和测量工作,晚上继续整理和测量样品,和分析数据,高效且顽强地超预期完成了各项考察目标。

在黄河源河床演变、弯曲河群演变及裁弯、泥炭沼泽萎缩机制、自然河道、人工渠道和沼泽湿地的生源物质、牛轭湖内底栖动物、土壤碳通量等方面获得了第一手数据,为从定量上认识黄河源的弯曲河流演变、湿地退化和生源物质通量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也发现若干新的研究问题。

本次考察通过周密的总体计划和恰当的科学问题预设,在全体成员的团队协作,克服疲劳,不惧艰辛,取得了较重要进展。本次野外考察得到了水利工程学院领导和诸多老师的热心鼓励和支持,每位成员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使本次考察的目标和任务得以顺利完成。

本次黄河源考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的培育项目“径流变化下三江源冲积河群的河床演变规律(91547112)”资助和项目负责人胡旭跃教授的全力支持。

(图文/李志威 编辑/党政办)

 

上篇文章:水利学院教师参加“国际冲积水力学和河流泥沙国际研讨会”
下篇文章:我校主办海岸/海洋工程中青年学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