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 书记信箱:cslgsjxx@csust.edu.cn
  • 校长信箱:cslgxzxx@csust.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在线>>正文

艺术学院“三下乡”实践团跟踪“菜农的清晨”,向市团委汇报三下乡成果

2018年07月26日 18:21 来源:艺术学院

7月26日早,三下乡小组成员便已经起床,平时这在学校很难做到的一件事。为了早早起来拍摄“菜农的一天”,小组成员特地前一天晚上借宿在村民家。但起来的时候窗外早已霞光万丈,踏着朝阳去到村民李嗲嗲家进行拍摄工作。

原本以为能拍到李嗲嗲采摘蔬菜的过程,但当我们到时该卖的菜已经差不多打包好了,李嗲嗲和老伴正坐在院间做最后的清点,老伴陪着捡菜、将蔬菜捆好,李嗲负责将菜卖到几公里外的小区。老两口两点多就起来去菜园打理,这是多年来属于他们的时间。挑好两捆三十余斤的蔬菜,搭那班准时的7:03的公车,这就是李嗲嗲多年的一个生活模式。早些年这对李嗲嗲或许不吃力,但毕竟也早已过了古稀。公交车拥堵不堪,大部分地方被菜农清晨起来采摘的菜占据,一个车厢有七八位李嗲嗲这样的农户,更显得拥挤。去城里上班的年轻人昏昏欲睡,对农人显得很不耐烦,没有让座,每天卖半小时的车程通常是站着的,好在下车便是社区的菜市场。摊位不固定,李嗲嗲只能挑着担子颤颤巍巍地找一块空地。他的生意很好,因为全都是自家用农家肥种的,别人一眼能明白。刚刚落下扁担便有很多人围了上来,年龄的增长使李嗲处理起来看上去有些迟钝,但好在不碍事。一次卖菜能赚大概150块钱,但年老的身躯早已不应担着菜来如此远的地方。

如何帮农户卖菜,帮农户卖好菜是“新语农设”所关心的,整合农户需要卖的菜,统一送到社区进行销售,便不需要农户再“长途跋涉”,且实现了农村和城镇的完美对接。这次以跟拍的形式记录农人的一天,是小组成员为了深入了解农人的生活,并希望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去展现这个人群的生活状态,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往后也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改变现有的状态。

为农户产业设计IP是团队暑假做的最多一件事。今天又来到沿江村一户采摘园进行了信息的采集。收集采摘园的基本情况,了解农场主的想法与情况,为特色产业进行摄影,设计logo,一套工作说难不难,却可以为农户带来切实利益。更关键的是,大学生很少愿意沉下去做这么一件事,但小组成员半个月走下来,收获是巨大的。

下午两点,团队成员随农社联副会长张维先生来到了长沙市团委,向市团委副书记周坤、基层工作部部长余晓玲汇报了我们三下乡近期的情况,介绍了“新语农设”的模式。余部长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成果,并指出大学生三下乡作为第二课堂,要深入农村,结合专业知识为农民做实事,落到实处。并与我们就高校学生在三下乡过程中如何真正帮助农户、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做了交流。余部长认为“新语农设”团队具有长期可发展性,交谈中为团队的长期发展做出了指点。“新语农设”团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最大热情完成市团委交付的任务!

                                                             (文/朱杰  图/朱杰 审核/陶双)



上一条:36.7℃的橙色高温预警——电气学院赴国网岳阳实践团队全力迎峰度夏 下一条:长理校友传经验,电气学子收获多——电气学院赴益阳国网实践队检修公司输电运检室进行采访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