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 书记信箱:cslgsjxx@csust.edu.cn
  • 校长信箱:cslgxzxx@csust.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在线>>正文

数字“活”化古村:长理学子赴新邵白水洞探索文旅数字化振兴路

2025年07月17日 08:59 来源: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近日,学校文旅资源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戴钰的带领下,走进邵阳市新邵县白水洞村,聚焦数字化赋能文旅推广,探索当地文旅资源“活化”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白水洞村底蕴深厚,不仅是“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还入选了全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我们村依托白水洞景区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走上了以发展‘休闲、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研学、旅游’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白水洞村党委书记曾庆武向实践团介绍。

首站,实践团将镜头对准始建于同治三年(1864年)的白水古院,重点记录其雕花门窗、农耕农具、屋檐建筑等细节。白水古院属典型的晚清庭院式砖木结构四合院,现经政府修缮后转型为集古韵非遗、先贤人物、农耕文明等多个主题空间于一体的文艺综合平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文化之魂。

如何推动白水古院这一乡土文化地标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文物资源数字化保存?带着这一课题,实践团继续深入探寻两宜寺、简氏节孝坊、李氏宗祠等古建筑,以专业摄影、录音设备为媒,让每一处窗棂纹路、飞檐雕花可听化、可视化。为了进一步构建古建文化背景信息,实践团走进古建周边人家,通过与当地民众交谈,了解到了简二娘与茶马古道、李厚培李维瀚父子修建古院等众多民俗故事。依托数字技术交互性优势,实践团将精心打造“云游白水洞”数字地图,线性串联起各古物景观地理节点,多层次、全景式呈现古建景观的地理位置、古风古貌、文化故事,让乡村文化资源搭载“数字化”快车,重焕蓬勃生机。

“我们这里的景点要‘走出去’,我们这里的古院要‘活起来’,正需要这样的一群大学生娃子咧!”村委会谢主任表示。未来,实践团将持续推动“数字活化”项目落地,以专业优势为白水洞村搭建一座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数字桥梁”。

(文/陈羽 邓祎琳  图/黄静 彭嘉玲 陈羽  一审/戴钰  二审/刘莎  三审/李娜)

上一条:让军垦故事“活”起来!研究生宣讲团创新宣讲助力红色精神传承 下一条:探秘大气压强!这群大学生带乡村儿童“压”出科普新世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