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莫忘初衷 方得始终

2016-04-05 

无论走过多少世界、走了多远,从彼岸到此岸,母校永远是我最初的牵挂。是母校的校训滋养了我们的内涵,学院的老师培养了我们的能力,身边的同学给予了成长的力量。与母校与老师与同学结下的情谊一路走来那么长,疲惫的时候有许多温暖,也有不少肩膀能借我们减轻孤独的重量。时光不经意间,眨眼就到母校校庆60周年,看着朋友圈里纷纷发出“忆母校、庆校庆”的文章、我就随意发挥,跟风刷个存在感。

回想起云塘和金盆岭的那几年,那都是金子般的岁月呀。光有一股较真劲儿的我在那金子般的岁月里将大部分时间都倾注在了课业和学生会工作上,而忽视了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和更多的生活体验。因此在毕业面临择业或深造时有着大大小小的焦虑和烦恼,因为自己也不清楚未来将走向何方,哪个领域才是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感动的是当时学院曹瑛副书记满心关怀地给我鼓励说:工作的事你不用担心,有什么问题可以找我。一句话稳住并安抚了我一颗焦虑的小心灵。

从另一个角度说,时间又是公平的,我在哪些方面付出的努力,在哪些层面也有着相应的回报。学生会活动让我提高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也有机会交到了来自其他学院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生的朋友;积极地在学生会服务,也让我有更多机会认识更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和毕业的校友们,从他们身上获益良多。印象中,母校最不缺乏的就是有想法、敢为人先又踏实肯干的学生领袖;清晨的云霞山岭、云影湖畔也总少不了晨读的帅哥靓女身影;夜晚国防生们训练的口号叫响着整个校园;考试关头跟春运抢火车票一样难抢的图书馆座位;以及食堂选择丰富 、便宜又管饱的一日三餐,大半夜的说到此我真的饿了,好想回去学校食堂吃一碗面加一个荷包蛋。

真的是老了的缘故吧,初老症也明显了,越远的事情记得越来越清晰,甚至于记起开学没多久,那个普通话都说得磕磕碰碰的我竟跑去竞选女生部部长,真的感谢老师们给了那时的我一个机会,帮忙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从此通往奋斗拼搏、积极向上、与优秀为伍的道路上。无数次的活动组织与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冲突、不断地试错并纠错、批评与自我批评,通通历练了我,让我慢慢褪去胆怯的软肋长出坚强执着的隐形铠甲。就这样,我带着那时打的基础勇敢地向那时的未来即现在走来,也会继续伴随我的职业生涯。之后对于工作领域的尝试、对于机会的权衡与把握、以及对于人生追求和方向的继续试错与纠错种种,都没有忘记初衷:母校包容了我们的懵懂无知,孕育了我们的睿智果断,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这一生,让我们怀着对母校的感恩,破浪前行,或许并不是为了彼岸,而是为了海,在享受航向更深的海洋中,我们都会抵达想要到达的此岸、彼岸。

离开母校以来几乎保持了每隔一年都会回校的优良习惯的我,现在遥居纽约伊萨卡,只能通过老师的朋友圈感受更加婀娜多姿、生气勃勃的校园,回忆自己的懵懂年岁了。盛放的校园,朝气蓬勃的母校,祝愿您60岁生日快乐!您的明天一定更加璀璨光彩!

简介:

张芳,物流工程10届校友,香港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现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公共政策系及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获康奈尔优秀学生奖学金。现任康奈尔大学女性公共政策组织副主席、《康奈尔政策评论》副主编、康奈尔大学公共事务协会会员、研究生咨询俱乐部会员、云游儿公众号创始人、第二届交通学院骄子讲台嘉宾,多次“交通有约”嘉宾,2015年母校校团委开讲啦之“世界那么大、学长学姐带你去看看”发起人、嘉宾。

在校期间曾获全国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全国数学建模一等奖、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曾获香港和平发展基金委奖学金资助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实习,任贸易投资部项目助理。来美前曾担任香港理工大学国际海事研究中心项目主任。

附件:

上一条:长理求学记 下一条:想和六十岁的你谈个恋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