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下午,图书馆在金盆岭校区九教二楼会议室举办“云影悦读讲坛”第十六期讲座。本次讲座是学校“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一,由图书馆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知名时事评论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曹林教授应邀主讲。图书馆馆长杜荣华、副馆长魏红梅、阅读推广部门全体成员以及各学院近百名师生参加。

曹林以“深度表达是一场抗拒冻结的‘思维障碍赛’”为题,指出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依赖技术装置,从而忽视了自身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人工智能期待出现“不可能三角”:既拒绝如机器般被数据驯化,又期待其无条件服务,同时恐惧被替代;他从这种矛盾心态出发,提出要在技术洪流中借助批判性思维摆脱思维惰性,打破教条,通过不断给思维“解冻”来保持思维的活力。“为什么我们习惯说风景如画而不是画如风景?”曹林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透过浅层表象,深入探讨深度思考和表面思维的差异,思考习惯性思维背后的深层含义。“经过时间锤炼的经典作品,最能让我们沉入水底,平静观察水面的暗流涌动。”他还提出日常要增加认知的深度,多读书,读经典。

在互动环节,现场一位同学分享自己对《文心雕龙》的深入阅读和思考,提出“如何既吸收《文心雕龙》的文学性,又不会落于书中提供的框架定式”。曹林对这位同学的提问表示赞赏,分享了对评论写作四个境界的认知,鼓励同学们认真读经典,提出自己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智识。

本次讲座持续两个小时,曹林从多个纬度剖析了现代人面临的思维困境,通过生动案例与理论解析,引导学生打破认知冻结,实现深度思考。讲座反响强烈,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尤其对如何突破思维障碍和深度表达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也更加明确了在信息时代中如何保持独立思考。
(文/王婉蓉 图/易雯 一审/周思妤 二审/梁小利 三审/魏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