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首页|云就业平台|后台管理|
院务公开|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电子信息)

□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队伍 -> 硕博导师 -> 正文

曾喆昭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02日 来源: 作者:

  曾喆昭:1963年9月生于湖南省蓝山县,博士、教授,电路与系统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智能计算与智能控制;1987年、1989年、2008年先后获得湘潭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物理学学士、固体物理学硕士、电路与系统工学博士等学位。

1989.12~1993.6在广东东莞市石碣电子厂工作,先后从事生产工艺、生产管理、质量检测以及技术研发等工作,其中,1991.2~1993.2担任技术部部长,全面负责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和质量检查等工作;1993年3月,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湖南科技大学,先后在校产业办、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教研室、自动化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以及通信工程教研室从事产品研发、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其中,1997~1999年主持筹建了通信工程专业;1999年12月,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主持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5年获得电路与系统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得湖南省特色专业。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来,先后承担过20余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一级学报10篇、SCI收录6篇、EI收录78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在科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部、教材4部。

10余年来一直从事PID在线优化控制、滑模控制、自抗扰控制等经典控制理论研究工作,通过三类控制理论方法的比较研究,科学发现了引起PID控制理论存在增益鲁棒性差与抗扰动鲁棒性差的理论根源在于无量纲的比例增益;理论分析了无量纲比例增益会导致PID控制输出与被控系统控制输入之间存在量纲冲突矛盾以及比例控制力、积分控制力、微分控制力之间在控制过程中存在不协调的控制机理。为此提出了原创性的自耦PID控制理论方法,形成了完善的自耦PID控制理论体系,淡化了线性系统与复杂非线性系统分类的概念,高度统一了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控制理论思想,实现了不依赖于被控系统模型的傻瓜型经典控制理论方法,开创了遵循量纲匹配原则的控制理论发展方向,并在非仿射非线性系统、时滞系统、欠驱动系统、时变不确定系统、纯反馈与严格反馈非线性系统、非匹配非线性系统等广泛的控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2项,涉及对象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大型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四旋翼无人机、机器人、大时滞系统、时变不确定系统、导弹拦截系统等被控对象。

上一篇:席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