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拥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学校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对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起着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的作用。长沙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是学校批准的校级科学研究平台,该平台的设立,有利于打造“人文理工”,对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工、理、管、经、文、法、艺、哲的多科性大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与提升作用。该所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科技哲学等二级学科作为研究领域。长沙理工大学哲学研究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和推动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创造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哲学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易显飞教授。
科技哲学主要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在高新技术的哲学研究、工程技术伦理、女性主义科技哲学及技术创新哲学等方面在国内具备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伦理学主要聚焦当代重大现实道德问题,在道德增强、生活秩序与道德生活建构、道德伪善、价值观等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出发聚焦重大现实问题,侧重研究马克思主义生存论、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当代新发展等;中国哲学致力于四书五经、宋明理学及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力图凸显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流变及内在逻辑,呈现中国民间思想的情态及精神内涵;外国哲学主要聚焦西方哲学基础理论、后现代主义哲学、西方科学技术哲学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比较研究等。
近年来,哲学研究所成员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2项);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5项;省教学成果奖3项;出版学术著作27部,发表CSSCI论文150余篇,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世界哲学》、《世界宗教研究》等重要专业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近5年来,哲学专业授予硕士学位81人,其中20余人考取国内著名大学博士研究生,40余人在《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涌现出一批优秀校友。
哲学研究所教师近年来积极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外与美国、欧盟等国家或地区部分高校的哲学学科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在国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的相关二级学科进行了交流,在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化等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