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品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规划
2011-03-22
课程教学是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和有效的教育途径,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整体心理素质,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环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方法,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是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本课程计划通过三年左右的建设,达到以下建设目标:
1、完善课程内容,重视教材更新
综合应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形成先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理念,完善课程知识结构,密切跟踪时代的变化,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变化改进和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形成系统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在修订出版的教材和编写的教案中体现出来。
2、充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适应高校扩招给教学造成的合班上大课的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时更新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闻与影视资料等方法,尽可能充分利用45分钟课堂的有效时间,以便让更多学生获得训练机会,使这门课程更加充满生命力、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在近三年内,引进1-2名心理学专业的博士或硕士学位教师,选派1-2教师参加访问学者计划,每年参加一次以上国际或国内心理学专业学术会议。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近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的时间安排:
(1)3年内教师全部课程录像资源在网上公布交流。
(2)每年争取在网络上与学生开展该课程的互动讨论。
(3)每年在网络上公布若干配合授课使用的音像制品。
(4)教案、参考书、思考题、互动训练、案例将随时进行更新和补充
三年内全程录像上网时间表
2008年:三位主讲教师课堂录像
2009年:大部分课程录像
20010年:教师全部课程录像
附件:
上一篇:主要课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