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

教学大纲

2011-03-22 

当前位置: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品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大纲

2011-03-22

课程编号:0715001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

英文名称:Ment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

主要选课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生

课程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就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原理,系统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并通过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发挥积极的干预和影响,形成、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每个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优化和提高。

课程的定位主要是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优化心理品质,而不仅仅限于普及心理健康卫生知识,单纯的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大学生不仅要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会和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应提升心理素质,具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社会的要求。

课程的内容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整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对心理健康课程常见的平行性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形成以正确的自我意识为核心,以人际关系、情绪调适、学习心理、情感处理为基本层面,以创造心理、就业心理、危机应对、抗挫折教育、性心理教育等为外围的圈层式课程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从正确认识自我出发,以良好心理素质为基础,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参考书:

1、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

2、王登峰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大学出版社

先修课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大纲

Ment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

课程编号:0715001学时/学分:18/1

一、大纲说明

本大纲根据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教学计划制定

(一)教学对象

全校各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课程性质:公共课、必修课

2、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注重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学活动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第二,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的目标不是单纯的掌握心理学的知识,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第三,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性。教师和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创造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间最佳的“心理场”。

(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1、先修课程:无

2、后续课程:可选修《青年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四)教学方式与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堂行为训练

2、教学重点与难点:

课程重点:课程的目标不是单纯的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具体的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课程难点:

1、如何应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学生复杂多样的心理困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理论教学的难点。

2、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改变或优化心理品质的主动意识,使学生感到是自己在建构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识,是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是自己在形成自己的健康人格,自己就是心理健康课程教与学过程中的一个主体。这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五)考核方式:

考查:评分标准为课堂讨论表现、平时作业以及命题考查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

第一讲 健康心理——大学生成功的基石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与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大学生的常见心理困惑

(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维护

第二讲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三)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培养健全的人格。

第三讲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一)人际交往的意义与作用

(二)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三)人际交往的原则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第四讲 情绪调控与心理健康

(一)情绪与心理健康

(二)情绪的特点与功能

(三)如何调控不良情绪。

第五讲 恋爱与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爱情

(二)大学生恋爱的特点

(三)恋爱中的心理问题与调节

(四)爱的能力

第六讲 性与心理健康

(一)性心理

(二)大学生的性心理捆扰

(三)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维护

第七讲 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

(一)挫折与身心健康

(二)应对挫折的方式

(三)战胜挫折的技巧

三、实验内容:(无)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说明:本课程总学时为18学时,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课堂讨论、课堂行为训练、作业等,其学时分配见表。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课堂

讨论

上机

电化

教学

课外

辅导

习题数

其他

形式

备注

第一讲

健康心理—大学生成功的基石

4

2

2

第二讲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3

3

第三讲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3

3

2

第四讲

情绪与心理健康

2

2

1

第五讲

恋爱与心理健康

2

2

1

第六讲

性与心理健康

2

第七讲

挫折应对与心理健康

2

五、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海南出版社出版龙晓东主编。

2.主要参考书

1、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2、王登峰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附件:

上一篇:人员构成

下一篇:主要课题

上一条:论文汇总 下一条:人员构成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文科楼B座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25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