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技术哲学阅读书目10种

2021-04-25 

图片

[法国]贝尔纳·斯蒂格勒 / 裴程 / 译林出版社 / 2012-6
广告

人文与社会译丛:技术与时间1(爱比米修斯的过失)

作者:贝尔纳·斯蒂格勒

当当
本书《技术与时间1.艾比米修斯的过失》是法国当今著名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重要论著《技术与时间》的第一卷。作者在书中,综合以西蒙栋、吉尔和勒鲁瓦-古兰等学者的技术进化理论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生 存现象学理论,从人类固有的“缺陷存在”和“代具性”这两个品质出发,通过阐释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和爱比米修斯兄弟的故事,对技术与时间在人类本性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重 新讨论,从而建立技术与时间二者和人的本性之间新的关系。

本书《技术与时间1.艾比米修斯的过失》作者对偏爱走极端的法国知识分子本身进行了剖析和批判,研是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名著。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


图片
许煜 / 李婉楠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9-1-1
广告

论数码物的存在

作者:许煜

京东

《论数码物的存在》建立起马丁•海德格尔与吉尔伯特•西蒙东之间的对话,将其置于计算机史的语境中,从而对数码物及其组织架构进行哲学考察。如何依据个化与个体化来理解数码物?

许煜通过本体论史以及标记语言和网络本体的研究来探求这一问题,他探究了数码物在其系统与环境中的存在结构。借助对数码物与技术系统的关系性研究方法,本书重新描述时间和空间两个范畴,同时通过对现象学与西蒙东的诠释,展示哲学如何介入数码设计以及其所洐生的异化。

图片
吴国盛 编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08-8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绘制了当代技术哲学的知识地图,按照“社会一政治批判传统”、“哲学一现象学批判传统”、“工程一分析传统”和“人类学一文化批判传统”四个谱系,选取技术哲学经典名作25篇。置于开头的长篇文字“技术哲学历史概述”,则是一篇全面系统的技术哲学学科导论。

图片
[英] 詹姆斯·布莱德尔 / 宋平、梁余音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19-6
广告

万有引力书系:新黑暗时代(科技与未来的终结)(精装)

作者:[英] 詹姆斯·布莱德尔 (James Bridle)

当当


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档案资料,深刻剖析科技的发展及其运作方式,及其对当下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其中不仅涉及气候变暖、全球监视、地缘政治这样的宏观命题,也包含着互联网、智能手机、大数据法则等与你我息息相关的科技手段。

作者极富启发性地指出:我们对科技迫不及待的使用,往往缺乏全盘考虑,其对人类产生影响也无法清晰地评估,当下社会生活的种种问题,其背后都有科技的影子。我们对科技的信仰和狂热,有时所指向的并非一个美好的乌托邦。

图片
[美] 刘易斯·芒福德 / 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9-08



《技术与文明》是刘易斯·芒福德的巨著之一,它讲述了机器的历史,并对机器对于文明的影响进行了重要的研究。他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解释机器的起源并追踪其社会影响,涉及艺术、自然科学、哲学、习俗和礼貌各个层面。本书既讲历史又做评论,还带有很多插图,是英语文献中部一部涉猎广泛、描绘近千年来机器发展史的巨著。

图片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 许煜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18-8
广告

意外地哲学思考:与埃利·杜灵访谈

作者:[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京东


本书是当代法国最重要的技术及媒体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lger)和巴黎第十大学哲学教授埃利•杜灵的访谈录,此书不但覆盖了斯蒂格勒最精要的思想,包括《技术与时间》中所奠基的技术哲学和他对资本主义操纵媒体的批判,而且详细讨论了他的哲学思考方法——经由意外与缺失。这本书是进入斯蒂格勒思想的不二途径。

图片
吴国盛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9年
广告

技术哲学讲演录

作者:吴国盛

当当


2007-2008年间,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技术哲学讲演录》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

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则得到了新鲜而生动的说明。

图片
[荷兰] 彼得·保罗·维贝克 / 闫宏秀、杨庆峰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6-11-1


彼得·保罗·维贝克著的《将技术道德化(理解与设计物的道德)》旨在发展一条可替代的路径。该路径不是“从外部”评估技术,而是旨在“从内部”进行一种伦理学研究。

本书的主要目的不是形成处理技术的指南和原则,而是理解技术自身的规范意蕴,并探究如何处理技术自身的规范意蕴对伦理学理论及技术实践的影响。


图片
[德]薛凤、[美]柯安哲 编 / 吴秀杰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9-4
广告

科学史新论:范式更新与视角转换/科学与社会译丛

作者:[德]薛凤,[美]柯安哲,刘东

京东


通过对历史上不同个案——从果蝇遗传学研究到到“绿色革命”中的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从古典晚期的数学史到战后法国的核反应堆;从对疾病的界定、西方女性健康医学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到晚期帝制中国的技术与文明;从科学交换中的道义经济、知识的开放获取到集体作者的署名权,本书分析了如下问题:知识与技术的创造、生成、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和走向如何被嵌入在社会和文化的整体事实中,成为社会发展中具有驱动性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反过来进一步左右科技发展的方向。

本书囊括了具有前瞻性意义的论文,有助于帮助读者看到一幅具有潜力的学术新图景:在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的交叉地带,尚有许多能带来知识增生节点的新领域有待于深入探讨。

图片
Andrew Feenberg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1-10-17


《技术批判理论》是美国哲学家安德鲁·芬伯格在自己以前的“技术哲学三部曲”的基础上,最新修订出版的一本技术哲学专著。在这部著作中,芬伯格从马克思对技术的“设计批判”出发,借助马尔库塞、福柯、拉图尔等人的著作和观点,通过对技术设计案例的具体分析,阐明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斗争的舞台,它是由技术标准和社会标准共同决定的,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因此,真正解决技术产生的问题,就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作为内在因素来考虑,将它们融合到技术的设计中,这样才能在事前避免技术的负面效应。

芬伯格认为,通过一种技术政治学,可以创造出一种替代的技术体系。该书的出版在西方学术界内外引起了文学的设计中,这样才能在事前避免技术的负面效应。该书的出版在西方学术界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上一条:尼采 | 最寂静的语言,最能激起风暴 下一条:费正清-剑桥中国史(全十册)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文科楼B座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25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