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实时热评:走进两会(一)

2015-03-23 

背景介绍: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李克强表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两次愿意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原因,明年还会继续。”

全民阅读:张哲

由此传出一个信号,“全民阅读”成为热词,已经由日常文化生活上升到国家决策层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个人阅读”提升的是公民知识水平,“全民阅读”则决定民族文化素质,只有整体阅读水平上去了,才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力量所在。

其实作为学生,阅读是最基本的素养,我们需要从书本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学生每天都需要阅读,这样看来,阅读是一种很普遍的存在。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阅读方式大有改变,不只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来源于互联网的知识。在这样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我们需要不断加大我们的阅读量,但真正读到的知识又有多少呢?很多东西都只是一晃而过,这是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没什么营养价值。很多的东西都只是在脑海里短暂的停留。而书本上的阅读,总给人一种很扎实的感觉,更让人能体会其中的道理,深入思考。

中国人自古崇尚阅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人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无数经典的劝读良言,无时不在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向学,用知识改变世界,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然而,我们一度提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们在盲目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改造。社会上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甚至“新读书无用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它与当前经济社会性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国要求还不相适应。每每看到一些关于中国与世界各国人均阅读量的比较数据,很令人汗颜,虽然这些统计未必准确,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

最近看到的一篇微博统计,统计出了死活读不下去的十大作品,它们分别是: 《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四大名著全都在列,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其实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有很多文化都是包含在很多重要的著作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需要我们的传承。所以提出全民阅读是很有必要性的。

近几年,国民图书阅读率走低,而互联网阅读率持续攀升,这表明新一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渐发生的变化。然而,这些新型的阅读方式能否代替传统纸质图书阅读,是值得每一个社会人深思的问题。因为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毕竟是有很大不同的。而由于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使新闻的知晓与发生几乎同步,中间没有时差,火车也不断提速,整个社会物理的、心理的速度都在加快。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环境,为了生存的需要,人们逐渐开始追求高效率地了解信息,拓宽知识面,少有知识深度积累的方式进行阅读,而这样的阅读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而新型阅读的出现与发展,无疑是助长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带有强烈目的性的阅读。相信,这样的阅读,却并非提高国民素质所要需要的。可当人们的阅读逐渐流俗于这样的阅读,人们只会在现代社会里变得更加浮躁。

但无论如何,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当代阅读思潮中,我们依旧需要静下心来,在书中开拓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全民阅读是百年大计,是希望工程,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能正确引导人们,排除网络世界的种种干扰,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中来,让我们的全民阅读走向深入,让阅读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让尊重知识、崇尚阅读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在引导全民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脚踏实地,不仅要从娃娃抓起,更要从自己做起。从营造书香家庭开始,打造书香行业、书香城市,在全社会形成崇尚阅读的良好风尚。如果有一天,在我们的国家,坐拥万卷的读书人能与腰缠万贯的有钱人拥有同样的自信,那么,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可能就真正的强大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全民阅读:刘助春

关于读书的好处,我们听过太多太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些关于读书的谚语我们经常听人在耳边提起,甚至能够倒背如流,同时,“全民阅读”“终身学习”之类的口号也随时萦绕在我们耳边,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我们也知道,而且以我们现在的阅历对这句话也有些切身体会了,但是,当我们真正拿起书本或者坐在书桌前,还是始终无法静下心来进入阅读状态。21世纪的我们,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丰衣足食的我们心态越来越浮躁,浮躁得只剩下以金钱为核心的物质生活,加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全民沉入虚幻的网络世界,与阅读紧密相连的精神生活已离我们越来越远,能够真正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已不多,全民阅读更是成了一句空话。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读书水平。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历来就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意义尤其重大。正如李克强总理回答记者时说的,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全民阅读,尤为考验个人的定力。现代社会的时间碎片化、“微时代”的阅读浅表化,都让读书更为艰难。但每个时代其实都有快速、变动、喧嚣的特征,关键看你能否透过浮泛的表象,认识到深阅读才是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只有摆脱诱惑,沉下心来,我们方能在书香中把握改变命运的力量。这也许不会让我们直接实现梦想,但一定会使我们与梦想更为接近。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也重视全民阅读的倡导与培养,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纳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去年和今年的全国“两会”,“全民阅读”都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党和国家领导更是率先垂范,不仅经常在百忙之中挤时间参加中央政治局组织的集体学习,而且业余时间也要阅读大量书籍。但阅读终究是一项个体化的活动,需要靠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性来保证,更需要我们真正发自内心的想去阅读,去读书,读好书。全民阅读,不能仅仅是个形式,我们要沉下心来去阅读一些真正值得阅读的书籍,而不是什么都看,甚至看一些反动的低俗的作品,毕竟,在这个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实在不能继续说开卷有益了。

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我们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在网络资讯异常便利的今天,全民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订阅或购买一些纸质书籍,也可以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下载一些阅读软件或听书软件。现在,价格昂贵的精装豪华书籍已经走出书店,普通大众读得起书,有书可看、买书不难,过去很多人都“望书兴叹”,“全民阅读”只是一句空谈,而现在书籍对于我们触手可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尤其是我们还都是研究生,是中国的知识份子,“文化人”,我们更应该要带头阅读, 引领全民阅读的潮流,让国民以阅读为荣,这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更是一项神圣的使命。

全民阅读,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全民阅读的重要性: 谌磊

“全名阅读”这个词汇成为“两会”期间的热词,并且连续两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在一个如此重要时间如此宝贵的场合频频提到“全名阅读”,其原因何在?李克强总理解释的十分清楚:其一是群众需要,这不仅是文化界、出版界人士的需要,更是经济界、企业家的需要;其二是阅读现状使然,目前,我们国家民众每年的阅读量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阅读量的十分之一,这几年来的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仅4本出头,电子图书阅读量也就2本出头。这是一个低得让人难以启齿的数据。这还不说,多数人读了哪些书也是个问题。而阅读量增加却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与工作方式相结合,既能增加创新力量,又能增强道德力量。所有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是《政府工作报告》连年强调“全民阅读”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越是有成就的人越重视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个人而言,读书使人懂事明理,能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开阔眼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见读书不仅是个人需要还是国家需要,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需要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奋斗,而文化知识是通过读书获得的。社会文明和城市文明更迫切需要人们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

创建文明城市,市民素质的全方位提升不可或缺,而市民素质的全方位提升又与读书紧密相关,这方面,已有成功先例。

曾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圳市,把“书香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内容,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读书活动,让大多数市民渐渐远离了“文化沙漠”;近年来,江苏省先后有8个城市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之多居全国之首。该省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以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为契机,通过营造全民读书的浓厚氛围,使“让江苏更美丽”的理念不仅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更成为了他们的自觉行动。

诚然,我们长沙要如期实现建成“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全市上下必将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而要扎扎实实做好这些工作,肯定需要若干“推手”,这其中,倡导“全民阅读”,并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氛围,注定是重要“推手”之一。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知道,要让“全民阅读”真正落实到位绝非易事,需要我们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且必须实施“立体式”联动。这其中,包括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力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相关部门要多措并举最终实现图书价格更加“亲民”;图书馆、阅览室、新华书店要创新工作方法,力求让职能服务更加贴心、到位;各苏木、乡镇要切实提高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让“草原书屋”发挥其应有的独特作用;网络媒体要注重优质纸书的电子化,设法把优质纸书通过电子阅读的方式,快捷地呈现给广大年轻读者……

阅读会提升民众素质,而民众素质的全方位提升,无疑会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协调共进,由此可见,“全民阅读”,其重要意义不可小觑。

——以上资料选取自邹新树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中汽机学院研究生的分享和评论



附件:

上一条:实时热评:走进两会(二) 下一条: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方案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文科楼B座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25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