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实时热评:走进两会(四)

2015-04-10 

 

两会热点:反腐倡廉

近段时间网络新闻媒体上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就是‘反腐’,广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伴随着也有各种高管相继下马。这让人们看到了反腐倡廉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不是走形式,走过场。这在人民群众当中取得了一致好评。

   连日来,通过两会这个窗口,代表委员、干部群众、专家学者寄予厚望——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有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全面从严治党,涤荡不良风气之霾,呈现政治生态之蓝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一个个问题、一项项建议,传递出广大人民群众对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殷切期望,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性。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会上,个别全国政协委员因违纪违法被撤销委员资格。本届全国人大两年来共终止53名代表资格,其中多数涉及违纪违法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带头贯彻八项规定,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清除“四风”问题。然而,今年1月全国仍有2133人因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处理;“两节”期间,违规发放津贴补贴福利等问题仍相当突出;上海外滩跨年夜踩踏事件发生之际,时任黄浦区委书记周伟、区长彭崧等人仍在公款吃喝……

“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多发,特别是顶风违纪问题还时有发生。”全国政协委员朱保成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时说。

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犹如表征,究其病根还在于全面从严治党不到位。

从中央巡视情况看,腐败问题往往与党的建设问题相伴相生:一些地方党委干部管理不规范,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超职数配备干部,“裸官”问题突出;一些国企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长期没有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甚至感受不到组织存在;一些部门不设纪检监察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责任无人落实;一些基层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不培养发展党员、不教育 “吏治不清,必然滋生腐败。没有正常的组织生活,如何教育管理党员领导干部?失去了基层党组织这个重心,群众身边的作风问题怎么解决?”全国人大代表何建洋指出,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涤荡不良风气之霾,呈现政治生态之蓝。

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保证

今年全国两会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召开,一系列重要议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大局。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许多代表委员在准备议案、提案时,尽管关注的问题不同,但在“开药方”时却不约而同提出同一个建议:全面从严治党。

“这些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哪一样不是在党的领导下?”曾经连续担任过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郝富霞说,“全面从严治党符合新时期发展的要求,我举双手赞成。党的建设搞好了,改革发展才有‘主心骨’,才能切实为老百姓服务。”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既是历史的昭示,更是现实的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更加紧迫。”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指出,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政治保证、组织保证。

当前,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只有不到六年时间,来自经济下行、扶贫攻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空前巨大。

“有些村没有固定党员活动场所,组织生活几乎停滞,一些党员干部忙着自己挣钱,哪管群众脱贫。”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古浪县县长杨东深感农村基层是党建薄弱环节,“越是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越要加强党的建设。”

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尽早脱贫致富,需要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适应经济新常态,保持定力,稳中有进,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也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勇担重任。

展望未来,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提供政治支撑,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绘就全面小康的宏图。

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一方面,改革是党自我净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党的领导是实现改革目标的根本保证。

全面从严治党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只要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做依法办事的模范,就必定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注入强大动力,大大加快社 “全面从严治党是对国家治理核心力量的组织重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指出,作为中国发展的领导核心,在解决“四个全面”这一总的主要矛盾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把“领导核心”建设好、发展好、发挥好。这是总抓手。

全面从严治党,首要是全面,要害在于严,关键在于治

面对新的挑战,肩负新的使命,如何进一步全面从严治党?

刚刚启动的今年首轮中央巡视直指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这彰显了中央的决心,坚持从严治党,国企不能例外。”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

从部门到企业,从中央到基层,从“打虎”到“拍蝇”……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全面从严治党没有禁区。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何平多年从事党建工作。他认为,当前有些干部“只顾自己奔小康、不管他人喝米汤”“办事不公、优亲厚友、吃拿卡要”,造成党和群众之间的“中梗阻”,这些作风问题不能忽视。

关注腐败问题,关注作风问题,关注干部任用情况,关注纪律执行情况……全面从严治党不留死角。

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

全国政协常委徐辉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时指出,治党管党要从严格党纪抓起,党纪要严于国法。对腐败问题,继续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谁‘腐’了,就要受到严厉制裁”。

九三学社中央围绕“小官大贪”问题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交一份大会发言材料。材料指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小官大贪”问题决不可小视。惩治“小官大贪”必须“严”字当头,严查、严处、严管。

专家认为,“严”不仅要体现在惩治腐败上,还应成为整个党建工作的常态,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曲青山说,“治党全面了、从严了,我们党就坚强有力。党坚强有力,人民群众就会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而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的治理作用。

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管人制度,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只有用更加严密完备、严格执行的制度巩固全面从严治党成果,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制度堤坝,增强抵御侵蚀的免疫能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和纪检体制改革持续发力,破解“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选人问题。

专家指出,行之有效的做法要尽快形成制度,已经出台的制度更要刚性落实。

从严治党,更要依规治党。

不久前,中央完成了历史上首次党内法规清理工作。全国人大代表陈舒认为,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是当前最大的治本之策。今后,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要更加注重依规管党治党,使党的建设有章可循。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在即的全国两会必将绘就新的发展蓝图。

追梦,离不开正确的方向;奋进,更需要引领的力量。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根本保证,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领导,为全面依法治国注入强大动力。

电气学院:文亮  

对于反腐倡廉的对策措施:

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用制度管权管事,使好人不能犯错误,坏人不能肆意妄为。要强化制约,规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不同权力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强化监督,用制度创新解决“上级监督太远,统计监督太软,下架监督太难”的监督难题。

进一步改进党风政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要明确领导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大对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将群众反映的热点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以改进作风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潘茜雯

近年来,“反腐倡廉”一直处于社会热点、时事热点的话题前列,在从严治党、铁腕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今年的两会,反腐议题更是引起的了会内会外的强烈关注。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谈反腐的“治标与治本”,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有权不可任性”,都从不同方面释放出强烈的反腐信号。

今年,针对政协系统两名副国级以及六名省部级高官的落马,全国政协发言人吕新华明确表示,政协不是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政协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此,“大家没有分歧”,“大家都很任性”。

今年两会已经结束了,以往一些熟悉的面孔却没能出现。在此前一年波澜壮阔的反腐行动中,这些曾经风光一时的代表委员次第落马,已经不可能再参与一年一度的政治生活盛会了。而随着反腐的深入,被中止代表委员资格的“老虎”名单可能还会拉长。

无论社会公众的期待有多深,也无论发言人的表述被如何解读,都不会妨碍反腐依然是当下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议题。这一方面固然是民众出于各自的切身生活感受,腐败已经严重损害了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亟待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另外,反腐斗争形势的严峻与复杂,也使得反腐注定在一个较长时期备受关注。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这些力挺反腐、推进反腐的好声音,不仅有力批驳了“反腐影响发展”“反腐不利经济”等错误论调,而且再一次表明了中央持续正风反腐的坚定决心,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随着改作风、反腐败的深入,在取得扎实成绩的同时,遇到的阻力也在加大,出现了一些杂音怪论,试图牵制反腐继续向前的步伐。因而,在两会上,凝聚共识、正本清源,很有必要。

看看代表委员们对两年多来反腐实绩的肯定,社会各界对下一步反腐斗争的新期待,关于反腐的共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反腐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反腐要踏着不变的步伐向前走,除恶务尽,一抓到底。

这种共识的达成,很大程度上源于严峻现实的倒逼。两会上,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性腐败和塌方式腐败等现象被不断提及,周永康案、苏荣案、刘铁男案、山西官场腐败问题等重大典型腐败案例成为镜鉴,这些现实问题使人们清醒认识到,反腐败斗争依然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很多问题依然树倒根存,远远没到鸣金收兵的时候。

从改革人事制度,防止“带病提拔”,到用制度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经商办企业,从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腐败高发地区领导实行问责,到尽快推进反腐立法,构建反腐法制体系,这些很有含金量的反腐好声音,表明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正在积聚力量,准备新一轮的发力。

“党要管党丝毫不能松懈,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放松”,人们有理由相信,以更多的共识、更大的力度、更严的尺度、更完善的制度,反腐斗争从两会的新起点继续出发,一定会取得更加扎实的成绩,带来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持续改善。

在支持反腐的问题上,民众确实很“任性”,而“任性”的背后,则是举国上下对于时下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的社会共识;是有关各方对于中央除恶务尽、反腐无禁区的心领神会;更是对于中央继续强力反腐、没有不能查处的“铁帽子王”的热切期待。而徐徐展开的2015年,相信会以持续的反腐行动回应这种期待。汽机学院 陈栩

标本兼治依法反腐为企业带来公平,公正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

   2014年的反腐风暴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今年在继续“打虎拍蝇”的同时,依法反腐、制度性反腐,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随着国家反腐的持续推进,官员对于经济行为的干涉会越来越少,环境也会逐渐清朗。“走后门”“开绿灯”“利益集团垄断”等行为将逐渐被打破。在经济和政策方面将会为企业添加更多的活力。

                                              汽机学院  朱旭坤

                 ——以上材料摘自邹新树教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实录



附件:

上一条:2015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省级、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推荐公示 下一条:关于开展2015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通知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文科楼B座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25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