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即将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和通胀控制目标分别降为7%左右和3%左右,M2增速目标降为12%左右。
中国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的困难超过去年。中国将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对于这个方向设定,其实大家没必要丧失对国家发展潜力的信心。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从当时的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奔向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在一定的经济基数下,保持了这么久的高速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奇迹。随着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的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国的GDP水平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大的层面。随着经济基数的发展,想要一直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一个不现实的要求。对于普通的群众而言,我们不应该看中字面上的10%或者7%,而应该切实的看待自己身边周围的经济情况。毕竟只有自身吃饱穿暖才是真正的富足生活。
电气学院 蔡演存
聚焦三农: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本
唤醒“沉睡的资本”,就必须要兼顾发展和稳定,兼顾眼前和长远。政府要当好龙头,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政府要做好确权颁证工作,打好基础;相关机构要做好风险的评估,明确风险的底线;银行等经营性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退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同时也要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带动合作社共同发展,农民共同致富,产生良性的循环,让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水平一步步提升。农村金融实际上是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失衡的状态,需求多,供给少。要唤醒沉睡的资本,必须加快村镇银行的发展,鼓励致力于农村、服务农村的企业参与村镇银行的建设、组建,要确保这些企业能够沉下心来服务于三农。
激活农村唤醒“沉睡的资本”,发展农村经济是关键。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我们现在农业经济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很多优质农产品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品牌没有建立起来,还闹出来到日本买大米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们湖南的那么多好的农产品能不能创出自己品牌呢?这些都是要由我们的企业家、由年轻人,在自己的家乡,针对特色的农产品进行创业,做出优质的农产品、有品牌的农产品,让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提升上来,让土地的价值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够唤起这个“沉睡的资本”。如果不能实现农产品的生产效益,“沉睡的资本”就永远唤不醒。所以国家要出台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在税收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来支持农村创业者打造优质的农业品牌。
还有一点,我们今后不能再以非常低的价格征收农村土地、推进城镇化,而是应该出台反哺农村的一些政策,出台农产品深加工的优惠税收政策,使农民经营农产品时有利可图,真正发挥土地的利用价值。电气学院 李志强

GDP增长7%左右
这是15年的预期目标,和14年的7.4%的增长率相比,略微有所下降,而且这几年GDP增速都呈下降状态,可以看出政府不是只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这体现了一种科学发展观,只有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同时提升,才能在未来有个良好的发展。
电气学院 杜荣林

对中国GDP增长的深层探讨
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历史性地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与美国并成全球仅有的两个超越10万亿美元规模级别的经济体。中国2014年的GDP增长达到百分之7.4。
不过,尽管中国GDP将突破10万亿美元,但其人均GDP与发达国家依然相距甚远。这意味着,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没有改变,中国依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改变。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阿尔温德•苏布拉马尼安表示,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比经济规模更重要的是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中国必须不懈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方向。
GDP是宏观经济预测中最主要的数据,四家外资机构对2015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基本相近,在6.8%~7.2%中间。最乐观的是摩根大通,该行预测,2015年中国全年经济增长7.2%,从环比来看,第一季度仍是下行,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会好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都预测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为7.0%,高盛进一步称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轨迹可能会进一步放缓。预测最低的是野村证券,野村证券预测2015年中国GDP将从2014年预计的7.4%降至6.8%、2016年继续降至6.5%。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
中国政府已经将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定在7%左右,中国表示想要实现一种新常态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虽然速缓,但是质更优。我想了解的是,中国从这样的新常态中能够获得怎样的益处?这种新常态的增长对于中国、对于整个世界会有何影响?您对于新常态增长是怎么看的?您对中国坚持实现速缓但质优的新常态增长是否抱有信心?
[李克强]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经济增速调整为今年预期增长7%左右,看起来增速是调低了,实际上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大了,已经超过了十万亿美元。如果按7%增长,那每年就要增加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质量、效益,促使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那就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中国经济在中高速水平增长。我们实现现代化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世界也是巨大的贡献。
[李克强]
刚才你的提问当中实际上表现了一种担心,美国彭博社记者提问当中也问中国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我多次说过,在新常态下,我们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前信心。我们这几年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李克强]
我希望你们对我后一段话的理解是“如果”。当然,我并不否认,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的压力,有多重风险,关键在于新常态下要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中间找到平衡点,这就使我想起中国人发明的围棋,既要谋势,又要做活,做活有两只眼。形象地讲,稳增长和调结构就是两只眼,做活了就可以谋大势,当然这需要眼光、耐力和勇气。我相信,大家同心协力,有能力保持中国经济的大盘、基本面持续向好。谢谢!
国家各位代表对其看法和探讨
问题:2015年我国GDP增速预期目标为7%左右,为何是7%?是高还是低?向何要动力?这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下仍有新的增长点,我们要正确认识、适应、引领这种新常态。
讨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对GDP增长为7%的观点:1.全国人大代表 赖小民:这个增长速度下行到7.4%的话,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过高的发展速度的话,难以支撑,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变成全国第二大经济体量了,基数已经做大了。
2.全国人大代表刘永好:我觉得这个7也是合理的,从事业上看,要是相对较长期的保证7,这是非常高的速度了。
3.全国人大代表 董明珠:所以这个7%我认为还是比较合理的,特别是任何一个形式的发展和一个事态的发展,它总是要有一个休整期。
4全国政协委员 朱耀光:对中国而言,我们这个7%,是一个提质增效的7%。
5.全国政协委员 贾康:显然这是一个适应咱们经济下行做的一个,应该讲是大家都高度关注的调整,所以在今年7%左右的情况之下,我们还要关心再往后它怎么样能够尽可能地相对顺利软着陆,趋稳而对接一个比较合意的一个中高速增长平台。
我的看法:用一个经典的比喻来说,中国的经济就像滑雪,既需要速度,也需要平衡,更需要勇气,而在平衡、速度、勇气这三个关键词中,我认为今年最重要的是平衡,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呢,中国经济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体量大了,家底厚了,百姓的生活也改善了,如今我们就可以用更大的力量去做过去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向转型升级和体制这样一个台阶上推进。所以,在我看来GDP的增速换挡,体现的是国家的经济富强;而经济进入新常态,彰显的是一种进步。
其他的影响:民币对美元汇率最近数个交易日持续下跌,但鉴于中国经济坚实基本面,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如果中国一直保持之前的速度增长,中国的人民币率就会有所下降,我觉得可能会发生通货膨胀,钱越来越不值钱。
电气学院 梁皓澜
——以上材料摘自邹新树教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实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