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团成员与农户交谈

实践团入企业进行微宣讲

实践团队深入政府部门了解情况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汨罗市开展“互联网+”思维下特色农产品销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团与汨罗市团市委携手,深入到汨罗市辖区的弼时镇华天生活园、长乐镇长乐甜酒合作社、大荆镇大荆西瓜合作社、古培镇水稻合作社等农产品企业宣讲“互联网+”思维下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为培育地方特色农产品实现多路径销售提供理论支撑。
在弼时镇华天生活园,实践团成员在了解到蔬菜销售受到季节、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传统销售+网络电商”、“移动互联式”等新兴销售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电商、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与消费者对接,打破传统销售瓶颈。此外,实践团还对合作社果蔬产品销售包装、物流运输等方面向合作社负责人提出了建议。
在长乐甜酒产销合作社,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生产车间、听取介绍等方式,了解到长乐甜酒已经成功突破甜酒存储时间短、物流运输不便等瓶颈,为合作社研制出了便携式甜酒产品,使其甜酒产品具备了进行互联网销售的条件。对此,暑期实践团成员以微宣讲的方式,为合作社成员们解读了“互联网+”的政策背景、发展方向和“互联网+特色农产品”销售的成功案例,为长乐甜酒触网销售提供智力支撑。
在大荆西瓜企业合作社,实践团成员听取了企业负责人介绍后,结合西瓜运输、储存、价格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后,为其制定出了以微博、微信为主的“微路径”销售模式,并详细讲解了“互联网+”思维下“微路径”销售的特点、优势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并结合当前微商销售的成功案例,为大荆西瓜入网销售答疑解惑。
在古培水稻合作社、汨罗茶厂、江华牛肉等企业,实践团成员根据产品特性为企业制定了特色鲜明、符合企业需求的“互联网+”发展路径,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的高度肯定。
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赴汨罗暑期社会实践团是通过“走田间”、“进农家”、“入企业”、“访部门”等方式,深入到基层一线宣讲“互联网+”理论,为地方特色农产品触网销售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实践团成员还通过资料收集、调研走访、市场调查等方式查找出“互联网+”思维下特色农产品销售困难和问题,为当地政府部门制定“互联网+”思维下特色农产品销售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文/王坚、刘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