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正文

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7-03-31 

 

学科代码:0101  学科级别: 一级

学科简介

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对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

哲学是长沙理工大学重点发展的学科,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与积累,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二级学科: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政治哲学美学等。我校哲学一级学科依托长沙理工大学交通、电力、水利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以高新技术哲学、重大工程哲学、高新技术伦理、工程伦理等为研究目标,在技术伦理、工程文化与工程伦理、女性主义科技哲学、技术创新哲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学科团队同时聚焦重大现实问题,重点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哲学问题在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学理研究的同时,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注重生活哲学、文化哲学、政治生态、社会治理与社区共同体建设等当下中国特定时空境遇中的现实哲学问题,成果显著。

近五年来长沙理工大学哲学学科团队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其中纵向经费350余万元;共获省级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其他奖10余项;出版著作20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等权威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与中国哲学年鉴收录10余篇。哲学学科团队学术梯队合理,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年龄结构与学缘结构合理、发展潜力较大的学术梯队。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4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拥有湖南省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湖南省重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等三个省级教学研究基地。设有哲学系、哲学研究所、科技与工程伦理教育中心、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所等,为从事哲学学科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和国家对硕士学位获得者的基本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哲学专门人才,特制定以下培养目标:

1.理解和掌握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祖国、爱集体的精神。养成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学术修养,坚持学以致用,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全面了解当代哲学的发展态势,以及学科前沿所应达到的广度及深度,能够读懂本学科学术论文,具有熟练运用本学科常用研究方法的实践能力和参加完整科研过程的科研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专业研究工作、教学工作或担负其它专门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主要研究方向

序 号

         

1

科学技术哲学(含工程哲学)

2

伦理学

3

马克思主义哲学

4

外国哲学

培养方式

本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要灵活多样,在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并严格考核制度,建立必要的竞争和淘汰机制。

1.制定个人培养(学习)计划。每位硕士生须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本人实际,在入学后六周内,制定出个人培养(学习)计划,经导师和导师组组长审定后,报学院研究生秘书处备案。

2.德业双修。本学科硕士生既要接受严格的学业训练,同时又要加强品德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建构并实践积极健康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本学科硕士生既要重视哲学理论的学习,同时又应密切关注现代化建设和现实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思索和探讨,学到真正有用的、活生生的哲学,并不断积淀、升华,将其转化为自利、利他的生存智慧以及能够有效指导自己和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4.课堂讲授和自学讨论相结合。教师在每门课程中讲授的内容都是本学科内的重点和精华,学生应认真记录、理解和消化。并按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籍和要求读书、做笔记、拟定发言提纲。课堂讨论中,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应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对不同意见大胆质疑、商榷,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气氛。

5.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本学科硕士生应在导师的帮助下,详细制定每学期的读书计划,除了完成授课老师布置的读书任务外,还必须认真阅读“本学科硕士生必读书目”所规定的书籍,并写出读书笔记(提纲笔记、摘录、卡片),定期向导师汇报近期读书内容,体会与收获,回答导师提出的有关问题。导师必须定期检查硕士生的阅读笔记,有计划、有步骤地督促、引导学生阅读本学科必读书籍。必读书目主要包括:古今中外的哲学名著,本人主攻方向内的前沿成果(论文、论著)和其他相关学科内的书籍。

总体上,本学科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组成以该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学位点按照学校要求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撰写情况进行中期考核与检查。

学习年限与学分

1.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25年。

2.第一学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

3.学分要求:

总学分

课 程

总学分

学位课程

非学位课程

教学(科研)

实践

学术

活动

开题

报告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36

30

6

12

12

2

2

2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公共

基础课

9112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研究

2

6学分

9112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9113001

基础英语

3

Ⅰ、Ⅱ

专业

基础课

1211003

哲学概论                      

3

12学分

以上

(任选)

1211004

西方哲学史                      

3

121100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

1211006

中国哲学史  

3

1211007

哲学专业英语    

2

公共选修课

9113002

英语口语

2

Ⅰ、Ⅱ

12学分

以上

(任选)

专业

选修

1212001

自然辩证法原理

2

1212007

伦理学原理

2

1212002

当代西方哲学前沿问题研究

2

1212023

学术规范与学位论文写作

1

1211002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

2

1212004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2

1212005

西方伦理思想史专题研究

2

1212006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与当代社会

2

1212008

逻辑学概论

2

1212009

技术哲学概论

3

1212010

应用伦理学专题研究

2

1212014

STS与管理哲学专题研究

2

1211008

美学概论

2

1212013

文化哲学专题研究  

2

1212019

科技政策与科技管理专题研究

2

1212021

工程哲学与工程伦理专题研究    

3

1212021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2

1212015

中外哲学经典原著选读及比较研究

2

必修环节

教学(科研)实践

2

6学分

学术活动

2

开题报告

2

注:同等学力及跨学科报考的硕士生根据研究方向补修本科课程或本课程表中的2门。

必修环节及要求

1.教学(科研)实践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在导师指导下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工作,计2学分。

2.学术活动,计2学分

研究生必须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至少外出参加一次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会议,提供自己撰写的论文。通过参加学术活动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拓宽前沿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由学院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记2学分。

3.中期筛选

硕士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进入论文工作前,按《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办法》,从政治思想、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课程成绩等方面,进行中期筛选。中期筛选一般在第四学期5月进行。

4.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计2学分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求专业教师和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研究生根据所提意见认真进行修改后,经学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方可按开题报告进展计划开始工作。开题报告必须包括下列内容: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研究进度时间安排;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0篇)
   5
.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或指导小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完成论文的时间至少为一年。导师要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于第五学期进行一次中期检查,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位论文

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在第3-6学期,花在撰写论文上的时间不少于12个月,论文中期检查时必须写完一半以上。

进行正式答辩前,研究生必须在公开合法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及以上,或参加国际会议论文被收录1篇,也可等同于在正式刊物发表1篇。提前毕业的按学校的相关规定或要求办理,必须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篇及以上。

学位论文撰写的内容和格式:一般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绪论、理论分析、结语、参考文献等。引用别人的材料要引用原著的原文。论文要求词句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论文的篇幅在4万字左右。论文中英文摘要一般为2000字左右,装帧要符合学校研究生院要求。学位论文完成后,须经导师审核同意方可申请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和答辩程序严格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学位点负责人 :易显飞                       主管院长签名:李雨燕                    

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签名:陈万球          学院公章      

                                                  日期:2017、3、31



附件: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2016—2017学年度第2学期)专业课程表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度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关闭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文科楼B座    邮编:410004

电话:0731-8525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