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专业介绍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长沙理工大学设置最早并保持持续发展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可追朔到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1956年)。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2012年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实施,2013、2016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4和2015年被湖南省教育电视台评为湖南省十大顶尖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专业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适应国家、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品质,系统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与水运工程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项目决策等知识,具备复杂工程问题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水运等行业胜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精英。
本专业学生不仅仅应该具备解决工程复杂问题所需的技术能力,同时也具备相应的技术、项目管理能力,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培养后,能够在水利水运工程行业领域胜任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本专业学生所学的系统化的工程知识也可使他们在土木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海岸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及工程管理的相关单位从事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
本专业分别于2013、2016年通过了教育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依托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省部级项目,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在粤港澳大桥建设、南海岛礁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毕业生深受中交集团、中铁集团、中铁建集团等大型国企的青睐。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硕士生导师23人,获得博士学位20人,近70%的教师均具有国际化背景和工程化背景。依托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环境保护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等3个省部级平台,围绕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中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近5年承担国家自科基金15项(重点1项),发表SCI、EI期刊论文42篇,获省部级奖励5项,省优博论文1篇、省优硕论文2篇,省部级人才计划5人次,研究成果为国家水运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解决了大量的复杂工程问题。
本专业基本修业年限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大学期间,除了完成本专业设置的课程之外,专业为学生们提供了较多的国际交流机会,高年级学生可以前往与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美国东斯特莱斯堡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学校进行国际交流,还可以参加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3+2”本硕联合培养项目。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是长沙理工大学设置最早并保持持续发展的专业之一,办学历史可追朔到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1956年)。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2012年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实施,2013、2016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4和2015年被湖南省教育电视台评为湖南省十大顶尖专业。
专业优势
培养的人才能较好的适应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海岸工程、环境工程等行业;可从事规划、设计、施工、投资和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岗位。
专业就业前景
主要集中在大型国企就业。
师资
现有专职教师33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硕士生导师23人,获得博士学位20人。
教学机制
基本修业年限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学术氛围
围绕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中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问题,着重研究了近岸水沙动力特性及岸滩演变、建筑物与波流相互作用。在水沙数学模型开发及应用、破碎区水沙动力特性、极端条件下岸滩演变机制、防波堤消浪特性及管线局部 冲刷等方面形成特色。近5年承担国家自科基金15项(重点1项),发表SCI、EI期刊论文42篇,获省部级奖励5项,省优博论文1篇、省优硕论文2篇,省部级人才计划5人次。
培养理念
遵循“德育为先、知识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适应国家、行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品质,系统掌握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与水运工程领域相关的人文、伦理、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工程管理、项目决策等知识,具备复杂工程问题研究分析和设计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水运等行业胜任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行业精英。
提供平台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3、2016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环境保护河湖疏浚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水利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生特色活动
与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3+2”本硕联合培养项目、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交流生项目、美国东斯特莱斯堡大学交流学生项目
资料提供:夏波,文章编辑:李毅
下一条:水利水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