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招生专栏 > 学科介绍 > 正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2019-04-19

专业介绍

长沙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长沙理工大学设置最早并保持持续发展的专业之一,其办学历史可追朔到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水文教研室(1956年)。在经历多次与长沙电力学院合并、分拆后,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于2001年再次与长沙电力学院合并。2003年,长沙电力学院与长沙交通学院合并为长沙理工大学,并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于同年开始招收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生。

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掌握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文水资源与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生态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能在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方面的勘察、设计、评价、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专业优势

本专业是湖南省的传统优势专业,是湖南省唯一的水文与水资源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在中南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逐渐形成了流域水文循环和水灾害预警与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安全保障、水土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与污染控制等四个主要方向,并于201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水资源短缺、洪旱灾害频发、水环境污染破坏、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灾害事件频发等,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成为全球所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领域技术的发展已由传统的工程水利转向朝着可持续发展资源水利和生态水利方向发展,在水文预报技术、水文信息监测技术、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和水资源调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当下,国家正积极推进“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以及国家“水十条”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战略,同时也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

当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科在继续为水利工程学科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基础的同时,与大气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科学、信息科学、地学、经济学、 管理学、社会学和遥测技术等关系日益密切,学科交叉发展现象明显,并逐渐拓展为对广泛的资源、环境与生态问题研究的支撑。广泛的研究领域、深度的学科交叉研究,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等为本学科专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湖南省地处长江经济带,水利、交通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发展的特色学科,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安全始终是国家面临的首要战略问题,本专业极具发展潜力。

就业前景

本专业一直以来都有较高考研录取率。近五年来,约有40%的毕业生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荷兰格罗宁根等国外著名大学及中科院、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继续读研深造;约60%的学生进入水利及相关行业从事技术与管理等工作。随着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问题的日渐突出,该专业就业和发展前景广阔。

师资力量

本学科共有教师人数1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教授3人(其中海外教授1人)、副教授4人,具有国外科研经历(1年以上)的8人,具有博士学历教师12人、硕士学历1人。另有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的客座教授3人。本方向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基金和项目近20项,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工程项目研究课题6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获省部级奖1项,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3人次。



资料提供:盛丰,文章编辑:李毅

上一条:水利水电工程
下一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