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骨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重点实验室 >> 桥梁工程安全控制实验室 >> 研究团队 >> 学术骨干 >> 正文

常务副主任——李传习教授

2015年08月29日 00:00  点击:[]

李传习

19639月生,湖南衡南人,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交通青年科技英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首批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长沙理工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点“桥梁工程新技术、新工艺”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主要经历

近十年来,该同志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市桥梁课题研究,主持了斜拉桥(如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三塔PC主梁斜拉桥—岳阳洞庭湖大桥、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索面独塔PC主梁斜拉桥—株洲建宁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如当时世界跨度最大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南宁永和大桥、当时国内最长连拱的钢管混凝土与混凝土组合拱桥—黑石铺大桥)、悬索桥(如具有四个世界第一的自锚式悬索桥—佛山平胜大桥、具有世界上最大横向倾角的空间主缆悬索桥—杭州钱塘江九桥)、刚架拱桥系杆更换(世界上第一座系杆不能通过张拉拆除的柔性系杆更换拱桥—佛山佛陈大桥)、异型拱桥(长沙黄柏浏阳河大桥)、连续梁与连续刚构(如佛山谰石大桥)等多种桥型共20余座特大桥的实桥施工优化、控制技术研究,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创造性地将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与神经网络理论结合起来,提出并实施了“半可视锯断法”施工工艺,提出并应用了“时变止效应”理论,发现了悬索桥索段状态方程无解的情形并明确了解决方法,提出了柔性橡胶顶推滑道,开发了能考虑各种因素影响高效精细桥梁计算软件(悬索桥除外)和能计入已发生的施工误差、不仅适应于设计,而且适应于施工控制的悬索桥计算软件等,解决了多座特大桥的建设中许多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科技成果

“混凝土桥梁施工期与使用期安全控制关键技术”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佛陈大桥系杆更换工程技术研究”获2003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佛山平胜大桥施工控制计算理论与施工成套技术”获0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的仿真计与质量监控研究”获2001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获2007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七)

“多塔斜拉桥新技术研究”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4),发表论文70余篇。



附件:


上一条:实验室主任——张建仁教授 下一条:副主任——吴从师教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