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19时,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图书馆B-102,一场题为 “走进《红楼梦》”的讲座如期开讲。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华德柱主讲,图书馆阅读辅导办公室老师陈洪滨主持,学校师生90余人参加。
主持人从一份关于 “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前10名)”的调查谈起,引入了本次讲座的目的,并简要介绍了主讲人。

“为何现代人读《红楼梦》读不下去? ”华老师的讲座由此展开。他说,在大环境下,刷手机、碎片化阅读方式的盛行,让青年人没有耐心咀嚼鸿篇大作。
接着,华老师通过对《红楼梦》章回构造分析,指出作者曹雪芹用了五回的篇章引导读者,力图为读者理清出一条认识贾府的逻辑线,这五回内容丰富,关系复杂,字幅较长,因此许多读者就容易在此“迷路”,难以继续往下读。华老师结合读者层次,认为当今青年人阅历不够,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也是同学们“读不下去”的重要原因。他认为,要读懂《红楼梦》,读出味道,这需要机缘,也要讲究方法,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华老师简要介绍了《红楼梦》庞大、完整的抄本、刻本系统,为初读、研读人群挑选出适合不同阅读群体需求的版本。
讲座谈到,《红楼梦》不仅是纯文学大作,其中还涉及建筑学、医学、心理学、服饰、美学、养生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华老师以 “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宝钗对宝玉有无感情”、 “宝玉的‘三不主义’”等为例,鼓励听众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动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积累。精辟的解析,风趣的表达,书中人物个性瞬间在听众面前栩栩如生,现场不时爆发出会心的笑声。
讲座中,华老师提醒同学们,读红楼梦,要细读文本,这样才能从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哭哭闹闹的贾府日常生活描写中,读出人物行为的潜在意识和对话的弦外之音。他以“黛玉含酸”、“宝钗也有吃醋时”、“刘姥姥的智慧”等相关人物故事为例,为同学们一一解读,鼓励同学们要细读文本,透过故事本身读到背后深刻而丰富的况味。

两个小时的讲座,同学们意犹未尽。读协前任会长王日荣分享道,“自己以前抢过华老师的课,但没抢到。今天能听到这样精彩的讲座太有收获了!自己虽然没有完整地看过《红楼梦》,但是听华老师讲了,之后一定要去读。”
王日荣的分享,引起现场同学不断提问,华老师一一为同学们解疑。一位自称是不经意中走进讲座现场的学生家长说,“我是无意中走到这里来的,你们的讲座开得太好了!老师讲得太精彩了!”
据悉,“解读《红楼梦》”是学校最难抢到的晚修课之一。与前三场通识教育讲座一样,此次讲座内容在敲定之前,图书馆对此作了摸底了解。确定讲课内容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小程序报名,与学校汽机学院匠心学堂合作。此次讲座预约报名通道开通不久,名额便被马上抢光。对此,华老师笑着说,现场有许多老朋友,有不少上过我晚修课的人,也有之前听过我讲座的人。
通识教育讲座为本届“读者活动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场讲座的落幕,预示着通识教育讲座的完美收官。活动的顺利进行得到学校教务处的政策性支持,也得到了图书馆领导的大力支持。讲座共4场,共计吸引读者近500人,活动预告以及报道阅读量总计5000余人次,并由多个平台转载转发。

(文/陈洪滨 贺毅 图/陈洪滨 周思妤 审/陈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