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狼”共舞——记一次读者周末活动

2016年12月20日 16:26  点击:[]

电影《狼图腾》的上映引发了广大影迷、书迷的热议。而在4月24晚的读者周末活动中,读者协会的成员们便以此为主题,再次引发了同学们新一轮热烈的讨论。

主持人贺秋琼与罗合梅首先简介了《狼图腾》的故事内容,接着便抛出了问题: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会员们众说纷纭,有的说狼有野性,有的说狼很高傲,有尊严,而更多的人所熟知的则是狼性贪婪。

随着话题深入,主持人便放映了一段《狼图腾》电影片段,抛出了第二个话题:对狼性的解读。协会成员们再次踊跃发言。郭松说,群狼咬死狮子,狼团结,有团队意识;董涛也认为,狼很团结,而且更懂得隐忍,懂得等待时机,为了捕食能够蛰伏一整天,是人所远远比不上的,对此人应该要向狼学习。而池金晔则反对这种说法:狼的个体弱,团结是环境使然,隐忍也是如此,这都是天性,否则就会自取灭亡,狼并没有这么夸张。徐贝贝也赞同上述说法:自然界不只狼才有这些品质,蜘蛛结网也要耐性,狼向往自由,野兔被关进笼子会撞得头破血流,你能说它不向往自由吗?电影和书都太吹捧狼了。大家各有各的主张,讨论十分热烈。

随后,主持人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在书中,狼是草原的守护者,是草原人民敬畏的对手,在草原上甚至有着“飞狼”的传说,草原游牧民族也是一个拥有狼性的民族;而自古以农耕为基础的汉民族崇拜龙,祈求风调雨顺,是一个有着较为温和性格的“羊性”民族。那么,我们是成为勇武的“狼的传人”,还是温和的“龙的传人”?有人认为,这只是关于信仰的问题,草原人信仰狼,汉族人信仰龙。而反对者说,这并不是信仰,而应该是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象征,是狼文化与龙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而还有同学认为,这只是地域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差异,没必要非要区分两种文化,人们也可以两种习性兼有……

时间流逝,话题的讨论也逐渐到了尾声。对于会员们的讨论结果,主持人最后总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会不同。《狼图腾》这本书既有闪光点也有瑕疵,还有更多的内容等待大家的发掘。活动就到此结束了,但活动的意义却不止如此,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好书等着人们去发现,欣赏。

【打印此页】【顶部】【关闭】

上一条:长沙理工大学读者协会介绍 下一条:相约读协,以书会友

关闭

Copyright ©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系统管理部制作和维护 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