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现将2017级新生(本科)心理适应教育方案——“阳光启航计划”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17年10月21日
2017级新生(本科)“阳光启航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依托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从2017级新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围绕学生面临各种适应问题,积极开展心理适应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服务学校人才培养。
二、实施目标
(一)增强知识水平。通过多种渠道普及心理适应知识,帮助新生认识心理适应的重要性,了解心理适应相关理论,增强新生心理健康意识;
(二)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新生提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的能力,在提高主动适应能力的同时,明确发展方向,做好学业规划,提高交往、合作的能力。
三、实施内容
(一)教育内容
1.角色适应。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的角色内容,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完成从学生到准社会人的转变。
2.学业适应。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的学业内容、学习方式,认识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促进他们进行适应性调整,进行学业规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人际适应。帮助新生处理好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宿舍人际关系、恋人关系等多重人际关系,提升他们人际交往能力。
4.生活适应。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生活环境,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时间管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的自主、自立、自律。
(二)活动内容
1.普及心理适应知识。多渠道普及适应心理学、人际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主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心理适应”主题班会、专家讲座、家长联系会、校园媒体、宣传画册等等。
2.推介心理援助资源。了解校、院两级心理援助的方式,全面掌握求助资源。
主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参观学校心理咨询功能室和学院成长辅导室、观看《健康心理 阳光人生》宣传片、发放心理咨询服务卡、进行心理咨询和成长辅导体验等等。
3.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帮助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澄清大学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么学等问题,明确学业目标,激发学习动机,解决学业迷茫问题等等。
主要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课程、撰写《我的成长报告》、举办“我的大学我做主”老生学业规划经验分享会、专业思想和专业学习指导讲座;制定大学学业规划。
4.开展心理行为训练。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帮助新生在体验中接纳自我、他人与环境,获得心理和谐与成长。
主要途径:心理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讲座、“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团体心理辅导、参观校史馆等等。
四、实施措施
(一)加强校院两级互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各学院实施“阳光启航计划”提供专业支持,提供新生适应主题班会、心理拓展训练、团体辅导等系列参考方案;各学院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制定学院详细的教育方案。
(二)加强队伍工作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新生辅导员开展心理适应教育工作培训以及2017级朋辈心理互助员培训讲授心理适应基本理论并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各学院要组织班主任、下班党员以及相关教职工开展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工作培训。
(三)改进教育方式。各学院要根据本学院学生发展特点,改进和创新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方式方法,让教育方式更贴近学生,提升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调整学业规划手册填写及教师反馈方式。
(四)全程参与跟进。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参与学院教育活动的同时每月跟踪了解计划开展情况并反馈具体的实施要求,各学院要列出实施时间表。
五、实施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充分认识新生心理适应教育的重要意义,根据实施内容,抓住新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与新生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坚持系统性、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广泛收集、了解新生在大学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广开途径开展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组织落实。请各学院在10月20日前将完善的学院“阳光启航计划”上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计划要做细做实,要有各种教育活动的月推进表。
(二)认真实施,及时总结。请学院认真落实工作计划,整合学院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有序开展,扎实推进。2018年1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学院“阳光启航计划”推进情况进行测评,2018年5月,对“阳光启航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开展学院间交流活动;2018年6月15日前,各学院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将书面总结报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