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 书记信箱:cslgsjxx@csust.edu.cn
  • 校长信箱:cslgxzxx@csust.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正文

“人工智能与共同富裕”第二届共同富裕高峰论坛在我校举办

2025年08月18日 09:52 来源:


8月16日,由我校与湖南省经济学学会联合主办,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共同富裕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收入分配与现代财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共同承办,湘潭大学商学院协办的“人工智能与共同富裕”第二届共同富裕高峰论坛在云塘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工商大学、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长沙学院等学府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论坛主题深入探讨。学校副校长杨洪明,原党委副书记刘建民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杨洪明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经管类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她指出,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人工智能与共同富裕的深度融合,是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顺应时代使命、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课题。


杨洪明致辞


论坛主旨演讲由刘建民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杨灿明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王乔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钟晓敏教授,云南财经大学原校长伏润民教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原校长刘长庚教授,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李晖研究员,长沙理工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院长陈银娥教授先后作主旨演讲报告。


刘建民主持论坛主旨演讲


高培勇以“分配制度建设面临艰难抉择”为题,深入剖析了分配制度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关键作用。他强调人工智能是“双刃剑”,其健康发展需通过分配制度完善实现平衡。下一步,要注重强化现行分配制度的再分配职能,扩大再分配调节机制的覆盖面和调节对象。他表示,只有从完善分配制度入手,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规范收入分配机制和财富累积机制,改善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格局,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高培勇作主旨演讲


马海涛发表了题为“协同推进人工智能治理,同心绘就共同富裕新篇”的主旨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机会。但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还存在着数字鸿沟、人力资本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发展相应规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要以数智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弥合数字鸿沟;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完善人才培养;坚持共同富裕导向,将人民至上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立场。


马海涛作主旨演讲


杨灿明以“科技变革与共同富裕”为题,阐述了科技革命与共同富裕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指出,科技变革与共同富裕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内在矛盾。科技革命为社会带来了诸多益处,但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加剧贫富差距,导致部分工人被替代,从而加剧马太效应。我们需要从生产力的视角转向生产关系的视角,创建自主知识体系,以人本逻辑为指导,充分利用科技革命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契合点,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杨灿明作主旨演讲


王乔作了题为“财政学科策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几点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指出,聚焦共同富裕、风险防范等新时代命题,财政学科需主动响应国家战略,从以下五方面改革:突出国家治理基础职能,提升财政学科发展战略性;打开大国财政思想格局,推进财政学科发展国际化;注重突显民生财政职能作用,增强财政学科发展人民性;构建中国自主理论体系,加快财政学科发展本土化;大力夯实学科建设基础,彰显财政学科特色优势。


王乔作主旨演讲


钟晓敏作了题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思考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的主旨演讲。他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工智能以史无前例的发展速度冲击产业引爆“奇点”,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影响高水平安全的新变量。但是人工智能发展及大规模替代劳动之后将颠覆传统的以劳动参与为基础的分配制度,因此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各自的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做大蛋糕,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分好蛋糕。


钟晓敏作主旨演讲


伏润民作了题为“共同富裕目标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改革:基于广义国民收入的分析”的主旨演讲。他通过构建广义国民收入理论分析框架,将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国民收入分配体系。目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与国民收入分配调节割裂、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地方政府行为偏向等方面问题,完整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需要重视基本公共服务等价收入的调节作用,最终由“实际货币收入”与“基本公共服务等价收入”共同决定广义国民收入差距。


伏润民作主旨演讲


刘长庚作了题为“中国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与测度研究”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可持续性程度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包容性制度是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因此,从富裕、共享、可持续和包容性四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基于入户调查数据,从收入分配、消费差距、支出结构等方面剖析了农村共同富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初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再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须环节,体制机制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刘长庚作主旨演讲


李晖以“从贫困攻坚到共同富裕:欠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湖南探索”为题,立足湖南的实际情况,探索具有湖南特色共同富裕之路。他认为,不同地区迈向共同富裕的起点和条件各不相同,采取的措施和选择的发展路径也理应有所区别。从现实条件看,湖南推进共同富裕面临“四更”;从基本特征来讲,湖南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体现“四不同”;从实践路径看,湖南推进共同富裕,结合自身实际,探索走“筑底、扩中、强县、共享”发展之路。


李晖作主旨演讲


陈银娥以“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及实现路径”为题,深入剖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助力共同富裕。她认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与数字普惠金融目标契合,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破解金融排斥、促进金融资源公平分配,推动金融公平向共同富裕转化。进而提出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制度层面构建公平导向的金融治理体系;技术层面深化数字金融的普惠性;社会参与层面提升金融素养与包容性增长;战略协同层面对接国家重大政策。


陈银娥作主旨演讲


与会专家深入研讨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缩小贫富差距、优化收入分配、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共同富裕之路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和政策参考,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实质性的进展贡献了重要智慧力量。

(文、图/陈霞 一审/涂道勇 二审/彭新宇 三审/邱国良)

下一条:创新高!我校学子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中斩获佳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