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至29日,由人民交通出版社与我校共同主办的首届低空应用类专业、微专业教学与教材建设学术交流会在长沙举办。我校副校长刘朝晖,人民交通出版社总编辑陈志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会议以“融聚交叉学科,赋能低空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国45所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近100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低空领域人才培养与教学资源建设新路径。
刘朝晖表示,低空经济是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急需构建既懂航空技术又通晓智能科技、产业政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本次会议正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探索人才培养路径的具体实践,期待学校能与各界同行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创新未来。
陈志敏表示,低空经济领域优质教材是衔接教育与产业、培育复合型人才的关键。人民交通出版社将充分发挥行业资源整合与内容研发优势,联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发适配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的教材与教学资源,助力规范产业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效。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低空应用类专业教学与教材建设工作组成员聘任仪式。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受聘为首批工作组成员,我校航空工程学院教授贺跃光受聘为工作组副组长。同时,会议还为湖南中电金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科华轨航空产业发展(天津)有限公司两家支持单位举行了实习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新阶段。
学术报告环节,七位专家先后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低空“双高”发展路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建设思路、课程开发与实践等多个议题,现场交流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会议还设置了“专业建设思路”和“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两个议题,与会代表围绕低空类专业的办学特色、师资培训需求、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形成了多项建设性意见。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赴我校实践教学基地调研,深入了解了学校在低空技术领域的教学平台与产学研成果,进一步推动校际合作与经验共享。
(文/许珊 图/师晓笛 一审/涂道勇 二审/文丽丽 三审/邱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