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
  • 书记信箱:cslgsjxx@csust.edu.cn
  • 校长信箱:cslgxzxx@csust.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学工在线>>正文

“黄花红叶伴吟声 传承湖湘吟诵之美”:文法学院举行吟诵讲座

2018年11月15日 16:30 来源:文法学院

 

1113日下午,以黄花红叶伴吟声为主题的谈湖湘吟诵学术讲座在文科楼模拟法庭举行。主讲人为湖南省吟诵学会会长史鹏先生和湖南省吟诵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琴女士。参加此次讲座的有文法学院院长王新生、研究生院副院长龚文斌、副院长颜建华、周云鹏,湖南吟诵学会副秘书长胡佳芳及部分中文系教师等师生300余人。

史鹏认为,吟诵是古人教学诗文的方法,一种含有音乐美的传统艺术。它可上溯到春秋时期,《论语》就有孔子及其弟子“诵诗三百”的记载。隋朝随着科举制度的实行,吟诵之风更加强盛,到唐代出现了“到处书声琅琅”、“文士苦吟成风”的风气,吟诵也是学好诗文的不二法门。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吟诵退出学校教育,此后发展每况日下。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吟诵被打入“冷宫”, 时至今日,大多数学生并不知吟诵为何物。近年来,党中央逐渐加大吟诵在大中小学教材中的比重,吟诵得到新发展。

史鹏提到宋代大儒朱熹的主张“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所谓“口到”,就是要大声吟诵读出来。吟诵是古典诗文的主要表达形式,属于口头传播,是完整的语文行为。吟诵就是藉原作品在音乐上的特性,利用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结合和互动,加以实践。故吟诵者必须极熟原作品,对作者创作感情深入了解,方能做到进入角色。史鹏指出在诗文吟诵时,除了“平长仄短,抑扬顿挫”之外,还必须“贯注感情”,做到“有他无我”。随后还进行了现场示范,使在场各位深入体会吟诵之美。

曹琴此次讲座主要围绕“吟诵的概念”、“湖湘吟诵的概括及特点”、“传承湖湘吟诵的意义”以及“如何吟诵”四个主题展开。湖湘吟诵即以省会长沙的通用方言(亦可称为雅言)进行吟诵,湖湘吟诵风格为依字行腔,追求韵律,醇厚,声调以悠扬为主,节奏以低吟曼诵为主,辅以适当表情动作。传承湖湘吟诵是基于学习诗文,欣赏诗文,创作诗文,开展诗教,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她强调要坚持方言进行吟诵,吟诵时要掌握诗的韵律、懂得句读、抑扬顿挫、吐字清晰、行腔自然、要读出思想感情。

随后,史鹏、曹琴各自吟诵三首,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吟诵的内涵。各位同学也纷纷进行模仿学习,现场气氛高涨,一些同学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史鹏进行了耐心的解答。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认识到传承古诗吟诵的必要性。吟诵作为重要的传统读书方法,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恢复、发展吟诵传统的关键就是使它进入教育体系,回归到普通的人生活中,让吟诵“活”下去,让传统吟诵这一良好的读书方法保持发扬下去是当代人的重要使命。大学生作为当代新青年,更应挑起“传承吟诵文化”这一重担,使吟诵文化源远流长。

主讲人简介

史鹏,字翼云,号怒飞,别署矢蓬,1925年生,湖南长沙人,文史工作者。曾任公路史、志主编,离休后致力于传统诗词教育及古籍整理工作。参与筹建湖南省诗词协会,长期担任会刊《湖南诗词》执行主编及副会长等职,现任中华诗词学会终身理事、中华诗词吟诵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南大学特聘教授及吟诵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吟诵学会会长。

曹琴,长沙人,曾师承著名学者虞逸夫先生和湖南师范大学古典文学教授何泽翰先生,中华吟诵学会专家委员史鹏先生的嫡传弟子。历年来在长沙大、中、小学从事湖湘吟诵教学传承工作。首届中华吟诵大赛湖南赛区评委,中青年吟诵专家,现为中华吟诵学会理事,湖南吟诵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文/李萍 图/张瑞欣 审/周云鹏)

上一条:土木学院举办“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党团知识竞赛 下一条:心理中心开展2018级新生心理普查工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