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积淀,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实现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你们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古镇非遗传承需要你们的支持啊!”这是靖港古镇副镇长胡宇波在与队员们座谈会时发出的感慨。
为更好了解靖港古镇的非遗文化发展现状,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靖港古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0日抵达长沙市望城区靖港古镇,开启了为期十天的调研活动,深入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靖港传统手艺人,感受文化传承匠心,助力非遗传承发展。
调研过程中,靖港古镇团队一行先后拜访了靖港八大碗、郭福娭毑小钵子甜酒、怡华楼杠子面、靖港皮影戏、靖港纸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通过实地观摩传承人手工制作、表演过程,聆听传承人讲述非遗背后的故事等,团队成员们都对于非遗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在与非遗传承人交谈的过程中,靖港古镇团队了解到如今非遗传承面临的种种问题,如传统手工易受现代制造业冲击、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知名度不够难以更好发展等,也让大家切实意识到非遗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调研过程中,靖港古镇团队还深入走访了古镇里的传统手艺者,如83岁高龄仍坚持制作手工秤的传承人吕定龙和从事打铁事业56年的金培章。两位老人已近耄耋之年,一位仍然坚持每天制秤,另一位通过建立铁器文化博物馆传承铁器文化。这份为传统手艺倾注一生、坚守一生的工匠精神,令每一位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靖港古镇团队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查阅资料等形式,对靖港古镇的非遗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对非遗传承有了更深的感悟。团队结合所掌握的情况,深入分析了靖港古镇非遗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传承、创新、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革方案。胡镇长对大家考察期间的表现予以肯定,并表示希望能够借助高校的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传承并创新非物质文化,让更多的人加入传承非遗的行列中来。短短十天的调研虽已结束,但助力非遗传承的脚步并不会停下,靖港古镇团队将一直坚定的走在这条路上。
(文/肖芷欣 图/朱子佳 审/涂道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