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了五天的洞庭湖水质监测活动后,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洞庭湖之眼”暑期专项实践团步入了尾声,从前期的仪器制作,再到到洞庭湖测量水质,最后分析及整理数据,都给实践团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体验。
前期的仪器制作阶段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也多亏了同学们的通力合作,不然,仪器也不可能这样顺利地制作出来。在开始之时,同学们对如何制作这样一个仪器是有不同想法的,要有测量空气温度,水体温度,土壤湿度,酸碱度,存储和传输数据等不同的模块,又要将其都整合到一起,这对于只有简单单片机经验的成员来说,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在经过仔细的讨论之后,确定了制作的方案,由每人负责不同的模块,先在51单片机上进行测试,然后再由一人整合功能,绘制出仪器的电路板,并交付厂家制作成最终的成品。这一阶段历时一个多月,在本科生同学的学习与制作下,和研究生同学和指导老师的辛勤指导下,测量仪器才终于制作了出来,这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学习思考能力,也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8月19日,暑期专业实践团终于起航了,在此之前,成员们是基本没有这种活动的经验的,对于如何选择测量地点、如何进行测量、如何处理测量过程中的突发情况,都不是很懂的,但在短暂的会议之后,便确定了测量方案。首先是沿着东洞庭湖的沿河路,确定之后几天的测量地点;接着就是在旅馆中对仪器进行简单的调试,并准备好备用的仪器和器件。但做了这些准备之后,第二天正式测量时还是手忙脚乱的,在经过了几次尝试和失败之后,测量的数据终于缓缓地显示在了电脑中,这是最开心的时刻,前期的仪器制作及各种准备工作都没有白费,一种成功的满足感溢满了心头。之后的测量也就顺利了许多,大家都能顺利地完成每日的任务。
不知不觉五天的专业实践活动就进入了尾声, 回顾这几天的经历,确实感触良多。从一开始的问题不断,到后面的合作无间,这其中确实经历了许多。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天,但实践团成员们却能真实感受到,我们都成长了很多。虽然暑期专业实践团的活动结束了,大家也要重新步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但任务还远没有结束,还要准备开学后的成果答辩,也为 “洞庭湖之眼”暑期专项实践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审/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