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强化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意识,搭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创新平台,5月8日晚,法学院在金盆岭校区4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办首届学生模拟政协提案大赛决赛。民建长沙市委会参政议政处处长潘月圆,雨花区人大民侨外委主任谭琰,学院党委书记龚文斌,民建长沙市委会副主委、法学院教师黄周炳担任此次活动评委。
本届赛事历时一个半月,吸引了40支队伍近200名选手参与角逐。经过初赛选拔,16支队伍脱颖而出,在决赛中展开智慧交锋。比赛中,学生团队化身“青年提案官”,以“提案为民”为宗旨,聚焦民生痛点、教育堵点、环保难点等社会热点议题,提交了兼具专业深度与民生温度的创新方案。从“构建无障碍通途”到“优化和完善长沙非机动车道规划与建设”,从“建立保洁人员休息室长效保障机制”到“深化长沙市老旧房屋改造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社区”,每份提案都凝结着青年学子们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与深度思考,既“接地气”又“有锐度”。
答辩现场,“蓝图美愿”队以问卷数据模型讲述盲道面临的现实困境,“墨韵新声队”则用亲身经历诉说青年群体尿酸异常的危害。当评委追问“政策落地如何平衡多方利益”时,选手们从容应对,展示青年学子对民生问题的深度思考。
经综合评选,本次大赛共决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黄周炳在总结中指出,参赛提案充分体现了青年学子“调研有深度、问题有温度、建议有力度、答辩有风度”的鲜明特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关注社会、扎根实践的家国情怀,希望大家以此次大赛为起点,持续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作为培养“懂法律、通社情、善建言”法治人才的重要载体,法学院将继续以模拟政协提案为纽带,联合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搭建实践平台,助力青年提案从“纸上蓝图”迈向“落地生根”,在强化法律实务技能的同时,培育青年参政议政的担当意识。
(文/叶梁洁 图/廖凡瑶 一审/兰贵辉 二审/陈骞 三审/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