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精神卫生周期间,为切实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10月下旬,物电学院各班级以“睡眠健心:优质睡眠滋养身心”为主题,相继开展系列班会活动。
班会伊始,心理委员引用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指出:“全球约三分之一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而大学生因学业压力与生活节奏等因素,成为睡眠问题的高发群体”,引导同学们重新认识睡眠——不仅是一种休息方式,更是身心健康的“日常必修课”。为让抽象的生理机制更易理解,心理委员借助动画短片拆解“大脑夜间修复工程”:快速眼动睡眠期如同“情绪过滤器”,剥离日间积累的负面感受;慢波睡眠则化身“垃圾清运队”,清除脑内代谢废物。结合班级同学常见的“熬夜复习后情绪烦躁”“早八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进一步剖析睡眠不足对情绪调控、认知能力、行为决策的连锁影响,让在同学们直观感知优质睡眠的价值。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通过“睡眠质量三问”进行自我评估,“入睡是否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是否超过2次?”“晨起后是否能快速恢复精力?”围绕这三个核心问题,同学们纷纷对照自身情况标注“达标项”与“待改进项”。班会还分享了实用技巧,包括“4-7-8呼吸法”和“大脑倾倒法”,并提供了光线控制、噪音管理等睡眠环境优化建议,让科学睡眠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生活习惯。
此次“睡眠健心”主题班会,将睡眠知识转化为易懂可行的生活技巧,不仅让同学们深化了对“睡眠—心理”双向关系的认知,更掌握了实用的睡眠管理方法。后续学院还将通过睡眠打卡挑战、心理树洞信箱等形式,持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
(文、图/刘琦 一审/蒋琳嫒 二审/叶正芳 三审/张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