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航空工程学院“低空信息工程”微专业2025级学生在贺跃光教授、徐鹏副教授、王家福副研究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低空信息工程导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与校外实践环节。
该课程紧密结合低空经济与工程应用前沿,系统讲授了低空飞行原理、设施网络、产业生态、政策法规等核心内容,为学生构建了跨学科、多维度的知识体系。针对该微专业学生背景多元、年级跨度大(涵盖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工程管理、工程力学、通信工程等专业,包括大一至大三学生)的特点,教学团队因材施教,采用案例教学、专题研讨、项目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参与度与综合能力。
作为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11月16日,教学团队将全班56名学生分为两组,分上下午轮流,分别前往湖南中电金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基地和大王山通航基地进行实地参观与学习。企业专家在介绍企业文化的同时,系统讲解了无人机系统的研发流程、飞控系统集成、智能感知设备应用等关键技术,并展示了无人机在测绘、巡检、应急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同学们在专家指导下,体验了无人机的模拟操控与实飞操作,学习了飞行前检查、航线规划、应急处理等实操流程,进一步加深了对低空系统运行的理解;
此外,同学们还深入了解了通航机场的规划布局、运行管理模式以及低空飞行服务的实际应用场景。先进的检测设备、智能化生产线以及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让学生对低空装备制造与工程管理有了更直观地认识。“课程教学与实践让我真正触摸到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感受到了低空技术的广阔前景。”一位来自测绘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兴奋地表示。多位同学也反映,此次微专业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增强了专业认同感,也明确了未来在低空领域深入发展的方向。
(文/贺跃光 图/徐鹏 一审/侯倩 二审/张云菲 三审/文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