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在母校的日子里总是憧憬着外面的世界,那时候我像你们一样的年龄,刚从农村出来的我,对整个世界都充满着好奇。一晃离开母校已经6年了,这些年去了很多的地方,也许是缘份,在很多陌生的城市总能遇到长沙理工人。
记得前些年,我在西非小国赤道几内亚经济首都巴塔工作,20多万人口的小城中,长沙理工校友高峰期竟然有四五十人,这些人大多分布在驻巴塔的中资基建企业中。我们这些校友因为工作原因经常碰面,有时候开玩笑,这个弹丸小城完全可以成立校友会了。而在这个国家的邻国如科特迪瓦、加蓬、喀麦隆、几内亚等也同样活跃着长沙理工人的身影。
其实非洲一隅只是长沙理工人庞大基建版图中的一部分。无论是人迹罕至的撒哈拉大沙漠深处,还是新加坡的繁华之地,无论是巴西喧闹的热带雨林,还是冰冷的圣彼得堡,有中国基建企业的地方基本上就有长沙理工学子,其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国交建的足迹就已经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那也就意味着长沙理工学子至少走向了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拥有六十年历史的长沙理工,她所培养出来的建设者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的建设者”,长沙理工人所铸造的路桥和港口早已是遍布寰球。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钱包这么小,哪也去不了。”不努力学习和工作的同学将来可能会更多的面临这种尴尬,但是如果你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并一直努力着,也许会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和世界。作为湖南省就业率最高的高校,长沙理工不但就业率高,而且就业质量和薪酬都非常出色,特别是在薪酬上,我熟悉的毕业首年年薪过30万的校友有很多,毕业三年后年薪超过百万的也有,毕业一年后年薪10万以上的更是非常普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长沙理工毕业生的薪酬让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感到惊艳。
除了惊叹于校友们的高薪,你们也要看到校友们背后每一分收获所饱含的辛苦付出,为了企业的国际化和国家的“一路一带”战略,校友们远离祖国和家人,以铺路石的精神在各种艰苦的环境下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用汗水和心血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制造的精品,也将母校的荣誉镌刻在每一方混凝土上。今年恰逢母校60周年校庆,相信校友们中会有不少人从全球各地飞回母校来庆祝这个喜庆的时刻。我也相信将来的你们,定会像我们一样可以周游世界,成为新的一批走向世界的长沙理工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