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6日
我从广西南方的一个山村里来
这是另一个陌生的山村——云村
我在这里重生,并和他一起成长
初生的记忆:
校园一路,黄土高坡,风尘滚滚
满园是和我们一起初来乍到的花草树木
这个与尘世隔绝的地方
西门是唯一的出口
703是唯一的公交车
破街是唯一的商业街
弘毅轩B403算是我出生的地方
汀香园是最初的饭堂
综合教学楼是第一次上课的地方
张翼老师是第一个认识的老师
也是见过最美的老师
前四年最深的记忆
07年开始在校学生会工作了一年
08年在汀香园勤工助学一年
09年在前任班长的推荐下做了一年班长
10年去了金盆岭,蹲图书馆B馆,只为能继续读研,再留长理学习生活三年
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土木工程制图》的王黛雅老师
大学唯一挂了一门《大学物理》下册
最喜欢自习的地方是工科2号楼六楼
后三年最深的记忆
至诚轩B401是最后住的地方
综合实验楼C区结构工作室和艺术楼二楼是做研究的地方
国防生篮球场的每天清晨,跑六圈,再投篮
人生导师:蒋友宝老师和彭艺斌老师,更多的是学做人
最大的遗憾:7年没寻到爱情,多是错过
最后离去的记忆
逛了一圈光明顶,俯视校园
满园绿树已成荫
偷摘了云霞山的桃子
从南门坐702离开
途径东门直至南站
2014年6月28日
我从云村回到了家乡的山村
我经历了重生和7年的成长
我已经准备好了融入社会
如今,母校60华诞,愿她万年长青
点缀更多学子的深深记忆
作者简介:
廖国宇
长沙理工大学,土建学院07级,建土0702班学生。
也是土建院,研究生院11级学生。
目前,在中铁四院集团南宁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工作,是一名平凡的结构设计师。
我从广西来,已回到广西去。
从2007到2014,我见证了云塘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到了如今的繁华。
如今已工作两年,我也在一步一个脚印去继续创造属于我的美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