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我的母校!我成长的摇篮,我人生的起航站,我人生恋歌的吹响地!
1956年6月的某一天,在长沙市天心公园西边围墙的麻石阶梯旁的一幢民房门前,挂着一块醒目的招牌《水利电力部长沙地质钻探学校筹建处》,正处在快要初中毕业又苦于无钱读书的我,被学校的招生广告所吸引:包伙食、包住宿,不收任何学杂费。于是我坚定的报考了,如同一个孩子投入了母亲的怀抱,开始了我崭新的人生恋歌。报考后我感受到的第一次温暖是学校在南门口文化电影院请长沙市内报考的学生看了一场电影,意大利民族革命者《牛牤》。
99年退休后,闲下来了,翻阅自己的各种笔记,发现其中有诗词七十首,依时间顺序挑了一部分,编成了我的《人生恋歌》我的人生恋歌是我的乡愁,是我的生活轨迹,是我的心,是我这个人!“晨号千军沐浴光,同窗共枕语香香。一夜醒来人不见,抱着床沿哭一场。”《离别》写的是我毕业时与同学惜别时的心情。56年那个时代学校还没有扩音设备,我们是听着嘹亮的军号声二奔向操场做早操的,晨号千军沐日光是真实的写照;那时的同学都能忠诚相待,共枕眠的现象很多,熄灯后窃窃私语真是香甜……我们钻探专业提前毕业,事先毫无先兆,58年12月8日突然宣布不上课听报告,宣布提前毕业,宣布分配方案,第二天就将各自奔赴自己的岗位,我被留校,“一觉醒来人不见”是真实写照,作为团支部书记的我第一次感到空前的失落,哭一场是同学友谊的真情,一个香字、一个哭字是同学之间的深层友谊的表白。
《师念》“眈沉错误实荒唐,九曲横批育人肠。厕字加人无处觅,告与儿孙敬师堂。”是对老师谆谆教导的怀念……
《书架》“一身直骨堂中立,满腹经纶曲里藏。页页皆为孺子录,点点横记俗人肠。”这是在建设湖南医科大学图书馆时的感受,曾把这首诗表写后挂在自己的厅堂里以自勉,一身直骨是书架的外型,也是人生的立志,书架里放了很多书,故曰满腹经纶,曲里是与直骨作文字上的对应,书是孺子所写就,是全人类人生的正面,批判旧世界,批判俗人是书的另一面历史使命。
《石凳》“千锤面炼出深山,雨雪风霜只等闲。晨伴书声朗朗读,晚偷情语入梦乡。”这是首写心的自白诗,人的一生就应该像石凳一样,经得起千锤万打雨雪风霜,为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在偷听的情语中自乐的进入甜蜜的梦乡。
由于多种原因,79年我调入湖南医学院基建科工作,85年参与了湖南医学院新教学区和附三院筹建领导小组工作,面对这一崭新的工作任务,我不分昼夜,孜孜以求的开始自学建筑方面的书,功夫不负有心人,1988年我写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的规划设计》一文被选为第三次全国医院建筑研讨会的首宣论文,为我国第三代医院建筑设计开创了先河;在此基础上,90年向卫生部申报了《医院建筑现代化基础理论研究》科研课题被中标,自90年起连续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五篇,均在国家一类期刊《新建筑》上,其中《分层管理式门诊楼设计》一文被《中国当代建筑科技文库》选用,还组织指导课题中三个调查性子题的论文完成,辅导过湖南大学建筑系三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和一位研究生的辅导。
自85年我进入湖南医科大学新教学区和附三院筹建领导小组起,到1999年退休止15年中为附三院撰写各种规划、报批文件资料50余万字,在艰难的条件下保住了附三院这个项目作出自己的努力。《无题》“红尘四百再思三,案头尺逾叠繁,天刀戏耍双晶落,及时归去作人闲。”
也许是眼力使用过度有关吧,我的双眼先后在85年和90年两次手术,摘除了晶体,成了一个有眼无珠的人,《无题》是我的人生恋歌中的最后一首,在一只眼睛枯晶一只眼睛红尘的一年多里,我戴着放大镜,带领湖南医科大学基建处全体同志艰难的完成附三院预算案的编制,案头尺逾叠繁确是实情,使附三院的预算由3600万包干调至8000万元,为项目的完成提供了资金保证。
《无题》是我人生恋歌的最后一首诗,及时归去作人闲。
李亿书:钻探专业,58年12月毕业,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退休,高级工程师,副处长。
2016年4月15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