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理工岁月 > 正文

看的更远的地方

2016-07-19 

来大学之前,我曾幻想过我的大学生活。大约是父母老师们灌输了太多相似的话:“加油学习啊,现在辛苦一点,等你考上好大学就舒服了。”于是在我对大学的憧憬里,多的是“个性解放”、“自由奔放”之类的描述。

所以当我拖着行李箱来到脚下这所大学时,那红白交错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垂柳绿荫,温柔荡起涟漪的湖面,宽阔干净的校道,还有那白身蓝顶的校车,映入眼帘的种种种种,都让我感到讶异和惊喜。

初入大学的我什么都不懂,所以什么都想尝试。我拿着课本去追赶上课的铃声,同一批又一批的人从陌生变为熟悉,骑着单车去参观甚至参与这个热闹的城市,在橘子洲,岳麓山等等地方留下一张张的合照,去参加一个又一个的会议,去像个吱吱喳喳的小鸟一样说个不休。原来大学就是乖乖上课,晚上和新结交的好朋友散步聊天,周末约着人去偌大的长沙胡吃海喝,时不时去参加某个社团的某个活动,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

是的,这样好似“自由散漫”地快活地过了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后,我开始问自己,是这样的吗?如果大学生活就应该是这样,那为何朋友这么多却觉得很孤单,欢笑声从周末的夜晚一直持续到黎明为何我却觉得空落落。我像是毫无方向的旅人,不知归途,不见来路。

所谓大学?“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蔡元培先生如是说。还有先生这样认为:“大学不在于‘大’,而在于‘学’,在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而我们不仅要明白,何为大学?更要思考清楚,为何大学?大学何为?而我,为何“东望西望路迷”,正是因为双眼被“大”所占据,没有跳出来去领悟“学”之真谛。大学的英文单词便是university,宇宙之宽广。当我被大学带来的新视野和新生活所倾倒时,思维被舒适安逸的生活上了枷锁,生了铁锈。目光被眼前的繁星迷了眼,遮了眸。而内心里的空虚像一把尖刀,抵着我的咽喉,逼着我去拷问自己,去直面当下和未来。

是的,就如同我站在半山腰上,山色宜人。于是我坐在温柔细软的地上,夜晚看满天繁星,白日感受微风拂面,可是却忘了爬上这半山腰的艰辛,和前路漫漫的荆棘。我放下了手中开路的弯刀,松软了你强健的臂弯。但是我内心渴望的却不尽于此,我登上这条路的初衷也并非是为了在这山腰上安身立命,解甲归田。通过九年的努力学习,我才攀登到大学这座山上。而大学明明是让人看的更远的地方,只不过上山的路依旧艰难困苦,我必须得继续不断学习不断武装自己才能披荆斩棘登上山峰。我知道不能就这样安于现状。

于是我又拾起了武器,穿上了铠甲,开始了自己的征程。大学是个宝库,只要你想要学习,它会给你提供一切的资源和途径。云影湖不再是我记忆中聚会的圣地了,那也有背单词的少年们;图书馆也不仅仅只是考试前夕的自习室了,那还有孜孜不倦地翻看书籍的战友们;当你有了目标并为之奋斗时,你会发现每一天都特别充实,你的每分每秒都好像有了自己的意义和想法。甚至即使是一个人的旅途,也不会觉得孤独和难过。因为其实在路上,你会发现很多像你一样在为了向上而汲取知识的人们,感觉特别有力量。

现在大四了,站在大学的尾巴上,再回忆过往的片段,还是特别幸福自己曾经在迷路之际去反思,去勇敢做出决定。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洗礼,我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其实大学就是一个模拟的人生,在这里你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思考,去获取足够的能力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去成长。大学就是一个能让你看的更远的地方,感谢它的教育和洗礼,我终于选择了我自己的路,站在这个山峰上,去往更高更远的山峰发起征程。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2012级计算机专业

赵依妮

附件:

上一条:致我们逝不去的青春2.0 下一条:寻找失去的大学时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