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读一页初心

2016-08-28 

从图书馆出来已有四年了,因为事忙,这几年很少回去看看,也中断了之前的读书喜好。某一天浏览网页,惊喜的发现图书馆读书会启动,心里感动,一股柔柔的情绪如细泉般逐渐滋生并喷涌而出。“读一页初心,记录岁月,每一页等你,无关距离……”如美妙的风景在脚边展开,只等着我义无反顾的走过去。可回过头来自省,从什么时候开始,图书馆淡然成记忆中的影子,又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巯懒得淡出了书的视线。为了这份醒来的感情,为了心底那根隐隐约约的绊着风筝的细线,我罗列了十几本书名,拎着一个结实的布袋,缠绵慨然的踏入了云塘图书馆的大门。

华还在那里,虽然常常的在吃饭的时候遇见,但几乎没认真的聊过。依旧是短发,唇边一抹温和的笑,不紧不慢沉稳的步伐,永远是和善有余天踏下来而处变不惊的感觉。华是我初到图书馆一个书库的同事,刚刚认识她的时候,华给我就是这种感觉,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伊仍然如此,岁月在她脸上留下抚过的痕迹,却没蚀去那份淡然、平和、宁静的心态。这种心态和图书馆的安静和温馨溶合在一起,奏出了广袤草原上的一支婉转悠扬的牧歌。

华扬起嘴角的笑,给我查重(检索书的类别和存放地点),华外表温和,骨子里却透着坚忍和严谨,记得我第一天上班,因陌生,下班没关窗子,第二天华便批评了我,这是我到图书馆上的一课,书库是重地,防火防盗是第一要素,在图书馆上班八年,我时刻牢记这一点,并且时时鞭策自己、警醒自己不能因巯忽而犯错。我打量着华和久违的书库,有泪涌的感觉……

与图书馆的结缘是从清理旧书开始,记得刚到读书馆报到那天,领导对我说,你先到杨涛那去,杨涛是我来图书馆工作的第一位直接上司,那时她带着一个小组专门清理旧书,后来才知道,因为校区合并,许多的旧书必须重新整理归架。我加入了他们,我记得有洪滨、黄燕、冬冬、杨涛,还有谁记不清了。旧书清理是个仔细的工作,因为书的年月久,上面蒙着厚厚的灰尘,我们戴着发下来的帽子、口罩,穿着长长的宽大的工作服,戴着手套,整日埋头在旧书堆里,坚持了几个月,终究是弄完,我记得后来洪滨写过一篇报道,里面详细的述说了那段日子的工作状况,那篇报道似乎还获奖了。这是我在图书馆最初的记忆,有点模糊,也许因为刚开始接触图书馆的工作,也可能当时大家都想早点把事情做完,所以除了抓紧时间工作外几乎不怎么互相交流,都是上班时各自忙手头的事,下班时各自回家。

华在帮我查重,四周很静,学生们三三两两的坐在宽大的桌子旁阅读,窗外有风吹过,楼层太高看不到窗子旁风中摇曵的树枝,只有翻书的声音和偶尔哪位同学喉咙里发出的一声咳嗽。我不禁想起十多年前,在老校区的B馆,二楼的社科书库。老校区建校悠久,道旁的树木林荫蔽日,特别是校门口附近的几颗大樟树,树冠散开如华盖,给人裁下大片荫凉,因而每到夏天,师生们都喜欢在树底下乘凉,尤其是中午的时候,炎炎太阳下其它地方冒着热烟,这几颗树下却是南风习习、凉爽怡人,那时我常携儿子在公休时午间去树底下纳凉吹风。樟树是老校区特有的一景,B馆的边上、书库的后面,是一块绿草茵茵的大坪,也有好些大樟树,常常有学生在那里吟诵、朗读,有几次,我也拿着一本书,装模作样的信步在那走过几回。这几棵樟树也是枝繁叶茂,张扬的枝条常常在风中挂在书库的窗子边摇摆,带来一股蓬勃的生机和无以言比的贵气。二楼的书库不是很大,里面无法摆放宽大的条桌,只能放些椅子,爱书的学生便倚窗而立,享受着窗外悠然的风和花香、草香以及樟树带来的特有的气息,心儿在书中沉淀;或者是在窗前对着干净的地板席地而坐,背靠书架,或伸腿曲膝,闲适在心。往往这时,如华似我类的图书管理员也是轻手轻脚,借书、上架、抹尘,在自然的静谧中享受一种书海的天籁之音。

图书从购进到与学生见面,中间要经过几道工序,先是验收、然后采编贴书标、然后分类、再是送书库、最后上架。与华共事一段时间后,我先是被调过去清理旧书,后调去图书验收,和荣一起。荣是一位圆脸的姑娘,浑身肉嘟嘟的,我常说她一副福相。我们俩在一间不大的房间里,两个人对着两台电脑,周围都是书。那段日子是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新校区快要启动,新图书馆要开张,那几年不仅进了很多新书,还重新编了很多旧书,图书馆还进行了部分电子版书的扫描。我和荣整天呆在书堆里,日日对着电脑,往往一次书来,要分几个批次才能验完,一个批次几百本,出版单位一个字都不能错,价格一分钱也不能差,否则一批书验出来,与对价单不符又得重验。记得一次验完书,我有一角钱的数额不对,结果将每一本书又重新查了一遍,终于找到是哪本书输入错了数字。验书不需要特别的技术,但需要细心、耐心、坚持,书来的时候很紧张,要贴条码、盖公章,并且要尽量的快些验完,只在没有新书来的时候才有时间偷闲休息。我们验完的书源源不断的推到采编室,分给采编员,采编完了送分类室分类。因为书多,这一条龙的工作也都紧张,那段时间大家都很辛苦。虽然辛苦着,但我和荣很会找乐趣,我们唱歌,在我们那间小小的验收室里,我们五音不全的大声唱浏阳河、挪威的森林、小城故事,结果隔壁的采编室有人抗议了,拜托你们别唱了好不好?那个声音象鸭子叫啊!在大家的哄笑声中,我们窃笑着依然我行我素,后来我有一首歌唱得还算听得过去,就是在那时天天练习的。

华帮我查了书,很熟练的指出了书架,说莫言的书都在那一排架子上,我说我自己去找。架子上有编号,沿着编号找就行,在图书馆呆了那么长时间,早已是熟门熟路。我走过一排排书架,手指抚过架子上的书,有一种想去拿整书的冲动,一种埋藏了很久的职业行为被无意识的唤醒,就如目前在校园宾馆工作,养成了趋步上前开门或按着电梯等人全部进入了自己最后再进的习惯,外出时,在公共场所不知不觉地也显露了出来。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每天整理书架是最基础的工作,将索书号一样的书归整到一处,并保持书架的整齐、干净,非常简单,非常平凡,而且是重复着的机械性的工作。有句话说,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成了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就成了赢家,图书馆的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图书管理员无数枚的指纹,图书馆的每一个书架都被擦拭过千遍万遍,因为简单,所以平凡,因为平凡而执着,所以不平凡。

我借好了书,华说,秀在三楼,你去看看不?有好久没来了的。我说去看看。秀和华一样是我初到图书馆时的同事,也和华一样从参加工作开始就在图书馆,许许多多的图书馆管理员都是这样,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就与书为伍,几十年的摸爬滚打都在书里,一直到退休,把自己的青春、一生的年华都奉献在了一排排的书架上,我常常想,一名图书馆的书库工作人员,终其一生在书库里走过的路,是否也有万里长征那么长?我不知道,只知道每一本面对读者的书,都倾注了深厚的感情,仿佛打上了灵魂的印记,鲜活得有了生命的意义。

我借好了书出来,厅前有两块水牌,一块写着读书活动月的字样,一块贴着某某讲座的信息。这几年,图书馆建设得非常快,站在校园里,不管从哪个方向,都可以看到图书馆这幢威峨的建筑,我经常在夜晚的云塘校园里散步,常常在远处目觑这云塘校园独特的风景,自习室里灯火通明,飘来温暖而带着桔色的味道,使人想起成熟水果那一抹明黄,心里有暖的感觉。藏书增加了,服务项目也增加了,听说专门成立了查新部门,为科研机构、为广大师生、为读者查阅资料,直接面对学生的读者协会也定期开展活动,近段时间又成立了读书会,地点在老校区的B馆,当我知道了这个消息,心里有敲鼓般的欢欣,但遗憾的是路途太远,只希望能在云塘校区也有一间读书会而“读一页初心”。

对图书馆的感觉如初恋般的无法割舍,那里有我曾经滞留的光阴,如无风的湖面般定格,映照的是瓦蓝的天空,含蓄、深沉、丰富而又透明。

李灿,长沙理工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工作

2016年7月10日

附件:

上一条:四年与十年 下一条:沁园春.忆长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