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永远的黄土岭

2016-05-03 

离开母校,走入社会、走向水利工作岗位已经三十多年了。这些年正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着极其深刻、巨大的变化的时期,当年母校所在的长沙城区南部的黄土岭,也是日新月异,早已面目全非了。但在我的心中,却无法抹去那三年在黄土岭生活、成长和学习的记忆。

见证学校起步时

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跨入学校的,正是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折时期,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对于一个从偏远的山区考入省城学校的懵懂少年,可以想象那时的我肯定是有许多幻想和憧憬的,何况那还是第一次出远门、见世面、开眼界!然而当我放下行李,满心欢喜地行走在校园里时,眼前的一切着实让我失望:那些陈旧的办公楼、宿舍还好理解,可那些堆放在路边的变压器、电缆,进进出出的卡车,还有那些穿着工作服的工人们,怎么看都不是我想象中的学校呵,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工厂更贴切,还有,操场在哪里啊?

原来,十年浩劫中学校被工厂所占后还来不及全部清退,而国家正急需大批培养水利专业人才,等不起,迟不得,只好一边清退工厂一边恢复招生。条件之简陋是自然的,甚至不难想象拥挤的场景。

很快,学校的变化就日益显现了。校园内,没有了进进出出的卡车,没有了来来往往的工人,没有了随处可见的生产设备……代之以学校应有的宁静、秩序以及欢快。尤其使人喜悦的是,学校的扩建、改造全面展开了,征地、拆迁、场地整平……整个校园在原有的基础上往西发展,校园大了,长大了。建设速度之快也是令人兴奋的,快毕业的时候,我们已经搬进了新宿舍、坐进了新礼堂,已经在新的球场上较量、在新的操场上锻炼……

不忘恩师教诲情

那是拔乱反正的年代,那也是意气风发的年代,长期压抑后迸发出的工作热情、求知欲望,使师生们专注于教与学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风景线。

回想那些直接教授过我们的老师,他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教授工程测量的樊悦明老师,修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带着一幅深度近视眼镜,一口好听的普通话,不经意间说过学好测量可以指挥打仗,一下就激发了大家心中学习的热情。教授数学的刘颂烈老师,每次进入教室往讲台上一站,并不翻开他带来的书本,就开始了他的课程,伴随着他那漂亮的板书,尤其是他徒手绘制的坐标、各种图形,你一方面啧啧赞叹,另一方面在他娓娓道来中感受到那枯燥的数学似乎变成了朋友间的谈心。下课铃响起,他的最后一句话也刚好结束,干净利索、引人入胜。教授力学的宋建中,主动给大家开设弹性力学这门选修课,为大家进一步学习迈开了第一步。还有教授水工建筑物的何泗南老师,课堂上不时地提起美国垦务局、提起来不及翻译的ARCH DAM,其实他是在教会我们及时捕捉工程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参与一个拱坝项目设计时,就是循着教师指点的美国垦务局、ARCH DAM,进一步地探索新的拱圈形式,以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并进而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

不能忘记的,还有许多老师在教书过程中关心着我们的成长。水力学老师徐焕文,身躯瘦弱,说话、办事却风风火火,似乎给人以刚毅、坚定,对学生们怀着火热的情怀。那时上上下下都在学习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先进事迹,有一次团中央邀请张海迪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演讲报告会,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可那时电视机还很少,徐老师主动邀请我们到她家观看,七八个同学,把她家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她陪着大家一起观看、一起讨论,告诫我们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要好好干,毕业五年八年后,应该要成为一名水利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老师的品德潜移默化,老师的叮嘱牢记心间,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情深难忘老同学

三年的时光是短暂的,但却是充实、愉快的。我们那个班39名同学,正是青春飞扬的花季,当然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青春赞歌,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的青春话剧。同学情深,难以忘怀。临近毕业,大家相约共同创作一首属于我们班集体的毕业歌。终于在离校前夕,全班同学登上学校舞台,深情地唱响了我们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自己配器的毕业歌,献给母校、献给老师、献给同学们:

我就要离开母校,

奔向那三湘四水,

可如今恋情悄悄地爬上,

爬上了我的心头。

教诲谆谆记心头,

欢歌笑语似春浪,

激起了我的思恋浪花,

溅湿了我的眼眶。

这慈爱的老师,

这如春的校园,

怎不叫我留恋。

三十年后的一个秋天,当麓山枫叶红了的时候,同学们再次相聚长沙,那首毕业歌的弦律再次响起,大家情不自禁,热泪盈眶,和着节奏,齐声高唱,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声:在群星璨斓的星空,也许你不是最耀眼的,但却是大家最为牵挂的;在人才辈出的今天,也许你不是最辉煌的,但却是大家最为自豪的----因为我们是老同学……

(作者:陈文平 系1980年9月考入湖南省水利学校大专水工四班,1983年分配到常德市水利局,现在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任防汛抗旱督察专员)

1983年7月的毕业照,后排左6为作者

当年学习照

班主任李民幸老师留下的临别赠言

附件:

上一条:感谢你,母校! 下一条:离开长理的几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