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我的青春坐标

2016-05-10 

2006年9月怀着兴奋、喜悦和憧憬的我初次走进长沙理工大学的校门。后来的四年里,我在这里学习、生活、学会了一点长沙话,经常去扫把塘吃小吃、年轮广场聊天、爬云霞山、逛遍了云塘破街所有的网吧……每次路过长沙,都会想起那些标记我青春的地理坐标安放在这里。

坐标一:侯家塘校区

侯家塘校区,是我的第一个大学,校园很旧,但是很温暖。

大一新生报到的我刚出火车站,看到学校接新生的标牌,跟着迎新志愿者的引导,坐上校车连人带行李被带到了扫把塘。迎着飒飒扑面而来的秋风,还在想着大学校园的宏伟、壮观,长沙理工大学侯家塘校区已经出现在面前。眼前的一切与想象反差巨大:学校大门两侧是低矮的民居,校园里的教学楼、宿舍楼都与自己想象中的不同。自己似乎有些“失落”。

入驻校园,熟悉环境之后,觉得学校其实也挺好。人少,安静,距离市中心近。步行十分钟可达贺龙体育馆,东塘、黄兴路步行街离学校都很近。周边的居民小区附近给我们提供了价格低廉的地道湖南美食。在这里学习生活的一年里,我第一次参加班级活动,第一次加入了学生会,第一次拿到奖学金,第一次去感受我的大学。

那时,智能手机还没有那么先进,电脑也不是大学生活的标配。没有网络的绑架,有大把的时间、自由和精力,去参与组织学生活动。那个时期对于学生会角色的认知,对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爱,影响至今。

坐标二:弘毅轩三栋和建筑艺术楼

大二搬到了云塘校区,我住在弘毅轩三栋。学习是在文科楼和建筑艺术楼,每天上课都要从校园的西边走到南边。要路过年轮广场,那里有各种学霸大声的口语晨练,要路过云影湖,那里有各种学霸安静的看书。

搬了新校区,当时我们都戏称自己是知识青年下乡。新校区地处郊区交通不便,但也是有优点的。最直接的就是宿舍条件特别好,当时,弘毅轩三栋占据着云塘最好的位置:北边就是弘毅轩二栋,那里是女生宿舍,当时学校里一大半的女生都住在这里;南边就是汀香园食堂,那里有无数的美食,早起吃一份3块钱的常德米粉感觉特别惬意;附近的篮球场是白天打球和晚上聊天的最佳去处。

设计艺术学院上课最开始是在文科楼,后来建筑艺术楼建好以后就搬到那里。地方大了、教室多了,我们的学习条件也更好了。在这里我们的学生会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而我在大二这个学期竞选上了院学生会主席。在学院时任副书记甘为老师、辅导员汪伦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会的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组织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排球赛、POP海报大事、各种晚会现在回忆起来都特别激动。

在工业设计系主任王龙老师的建议下,我、廖羽、史强、肖爱明、胡柱、卢伟、吕瑛等同学以我们05、06、07级工业设计专业为班底组建了工业设计协会。系里在建筑艺术楼给我们提供了一间工作室,我担任了第一任会长,廖羽是第二任会长,我们大家一起合作了新能源公交站台的项目并顺利结项。看到他如今在工业设计这条路上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我特别开心和羡慕。他给我们工业设计协会树了个好榜样。

坐标三:学生活动中心

大三的时候我有幸加入了校学生会这个光荣的团体。在这里我结识了不同院系的新朋友,他们是学校里出类拔萃的学生。在我们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收获了友情和成长。

学生活动中心的舞厅、礼堂、会议室留下了我们工作的痕迹,西门破街的风雄溜冰场、溢香活鱼馆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在学生会的大家庭我们一起组织各类学生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自己不断的学习进步,不断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样也在不断的成长。

也是在这里,在同大家的交往中第一次深入了解到创业、就业和考研。谢志刚、金柏屹、杨峰的创业搞的有声有色;刘风格、徐仲丽、张芳、段轶、赵翘楚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工作与学习都优秀;邹龙、谢菲、张金星、史宇超、李昂让我领略到榜样的魅力。在已经过半的大学时光,我明白自己也要给今后职业发展做个定位。

坐标四:702路公交车

读研、就业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道题。其实我到大四都没决定读研还是就业,索性就两手一起抓。那时候招聘会和考研辅导班基本上都在金盆岭校区,所以乘坐往返于云塘和金盆岭校区之间的702路公交车便是我的必修课。早上挤上702路前往招聘会现场或是考研辅导班,晚上伴着702路的晃动回到云塘。702路见证了我求职路上的挫折,也同我分享了考研的成功和一份满意的offer。

长沙的初夏有着南方特有的潮热,还记得在7月2号离校的那天,我在702路上留下了不舍得泪水。

后记

青春的坐标里有哭,也有笑,有金盆岭高大的香樟树包容着我们年轻任性,有云塘盛开的樱花抚慰着我们青春的天真,有恩师甘为、郭林、闾兰、王琦、王龙、汪伦等老师和王玥、周芳、赵若晨、蒋文浩等一群意气相投的好友共同营留下的满满情谊。若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大学四年专业课不够好,没去过凤凰古城。如能回到从前,我会认真完成。如此,才不枉负那段青春的坐标。

在校期间

近照

作者简介:

张俊杰,设计艺术学院2006级工业设计专业,2010年6月毕业。

本科毕业后前往成都理工大学读研深造,并任美的集团中央空调事业部杭州区域经理。本科时在内心埋下的那颗从事学生工作的种子未曾磨灭,2014年投身教育事业,现任职于信阳师范学院招生办。

附件:

上一条:《西江月.六十校庆》二首 下一条:一甲子岁月轮回 播桃李春风百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