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遇到最好的自己——犹忆当年电苑情

2016-05-11 

又是人间五月天。

5月4日,我正在怀化出差,接到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党委书记、我的大学老师符慧林先生的电话,一阵寒喧之后,他说:“毅君,今年是母校六十周年校庆,学院正在开展‘望长理•电苑情’征文活动,你是不是来一篇?”我连忙说:“不行不行,我那文章,实在是拿不出手。”“你还是老学生会主席呢,就这么定啦。”符老师的语气和蔼可亲却又不容我再推辞。

放下电话,我倍感温暖,浮想联翩,二十多年前的校园生活扑面而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关于母校,关于我的大学生涯,那份情感的思潮早已在我内心翻滚过很多年,无数遍,但真正让我写出来,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写起。更担心的是,自己拙劣的文字无法表达出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而最终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你能否做最好的自己,遇到最好的自己,能否在风雨中坚持和坚守——5月3日,我在省水利厅机关团委、省防办联合举办的“青春与风雨同行”主题演讲会上的这句话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

遇到最好的自己!这正是母校给予我的最好箴言。我静下心来,任由思绪飞跃关山万重,飞回那青涩却又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飞回到梦想起飞的美丽校园。

有缘,遇到最好的自己

因为有缘,学做最好的自己。

1990年的那个夏天,我在经历了忙碌艰辛的高三年级和因重度感冒而备受煎熬的三天考试后,终于跌跌撞撞地叩开了大学的校门,成为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电力系的一名新生。

到学院报到的那天正好是亚运会火炬在长沙传递,还记得天气非常晴朗,我是在大哥的陪同下走进了三栋207的大门,一进门,大哥就忙东忙西,帮我整理行李和床铺,并热情地同室友们寒暄,我则像不关我事样的傻愣愣地呆坐着,懵懵懂懂,一脸茫然,不知该干什么。以致于大哥离校后,我独自走进宿舍,睡在进门右边上铺的文韬问:“你怎么还没回去,你弟弟呢?”“我弟弟?那是我哥哥!我是来读书的!”我没好气地回答。“啊,”文韬哈哈大笑,“你在这目不斜视,事不关己,我们都还以为你才是送人的呢。”就这样,我的大学生活在一个尴尬的误会中开始啦。

有缘相聚,岁月流金。刚刚经历了那段紧张而充满压力的高三生活的我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过集体生活,一切都显得很新奇,一切都显得轻松而愉快。那时,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没有网红,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更多,校园里的活动更丰富。我们组织中秋节班会欢聚一堂倍思亲,畅谈理想,互相砥砺;我们邀约去月亮岛野餐,埋锅做饭,架柴生火;我们相约登临岳麓山,看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我们积极参与电力系的各类竞赛活动,踊跃报名,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也偶尔无聊地坐在操场旁边的三个球上,看来来往往的女生,品头评足;我们的寝室更是每天更换口令,以至于班主任刘建华老师查寝敲门,我们却不明就里在里面大声嚷嚷“口令、口令”而就是不开门……就这样,我们在大一生活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疯闹中,相互熟悉,相互陪伴,度过了一段从中学到大学的心理适应期。而每每看到我们那些略显幼稚尚不够成熟的举动,老师们总是给予极大的宽容,"一切都刚开始,慢慢来,都会成长起来的,学做最好的自己。"

有爱,遇到最好的自己

因为有爱,锻造最好的自己。

当大一时的好奇尚未褪去,随着进入大二,学业的压力扑面而来,我们都收敛了顽性,教室、图书馆成了我们常去的场所,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高三备考时的忙碌和紧张中。郁闷的是,这时正求知若渴中的我却成了学院医务室的常客。好像是从那年冬天开始,我越来越嗜睡,总觉得提不起精神,到了第二年春天,每天白天躺下一睡就是几个小时,到了晚上却越睡越清醒,感冒发烧几成常态,吃药打针每天必须,看了多家医院,做了多项检查也查不出原因。终于,在全系第一次电路知识竞赛的当天,我病倒了。当活动结束,兴奋的同学们涌入寝室时,却见我痛苦地蜷缩在床上,大家慌忙轮流背着我送到了医务室,一拍片,肺结核加胸膜积水,得立即住院。听到这个消息,系里的领导和老师纷纷来医院安慰我,鼓励我,而同学们则自发地分组排班,照料我的生活。

丘吉尔说:“就人性说来,唯一的向导,就是人的爱心。”虽然住院的时间不长,但后期康复却持续了九个月。由于长时间的病痛使我烦躁、焦虑甚至几近崩溃,是领导、老师、同学如家人般的爱温暖了我,使我重新站起来,重新出发去锻造最好的自己。

事隔经年,当时的场景还经常浮现在我心头。大爱永恒,感恩母校,让我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学院家庭般的温暖,也让我从身体上、精神上完成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洗礼。

有责,遇到最好的自己

因为有责,发现最好的自己。

1992年6月,经过系里推荐、组织考察、大会选举,我当选为学院学生会主席。我有点兴奋,但更多的是惴惴不安。这可是“学生头”,责任重大,我能做得好吗?正在我焦虑之际,院党委肖高武副书记亲切地找我谈心,他像读懂了我的心思一样,帮我指点困惑,解答疑虑,告诉我学生会工作的一些常规要求,并安慰我说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找他。他一直把我送到图书馆楼下,握着我的手嘱咐我,“路在脚下,做最好的自己才能结交最好的朋友,带出最好的队伍,做出最好的事情,我看好你,放手去干吧!”朴实的语言,谆谆的教诲,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时常激励我不断努力向前,力求做得最好。

在当时,水电师院每周的舞会很有些名气。为把舞会办得更有特色,1992年下半年,我们想策划一场假面舞会。这可是学校的第一次,大家信心满满,但学校会同意吗?我们的心里一点底都没有。请示一直上报,院团委、学工部、宣传部直到院党委,肖高武副书记说,孩子们的创新要鼓励,出不了什么事的。当学工部将这一决定告诉我们,我们欢呼雀跃,欣喜异常。当即组织力量,安排人手,每一个环节都坚持细细研究,每一个细节都力争考虑周全,每一个风险都力求安全可控。那一段时间,学生会的每一个人都亢奋不已,每天一下课,就聚集在办公室,讨论方案,研究细节,落实措施。海报宣传、学生动员、场地布置、环节设置、安保措施等等,大家分工不分家,通力协作,忙得不亦乐乎。舞会如期举行,当天,全校就如过节一般,热闹非常却又秩序井然。而我们也扎实迈出了学生会工作的第一步。

接下来,“全校十大歌手大奖赛”、“全校足球冠军赛”、“优秀寝室评比”等活动不断呈现,我们策划的活动越来越多,我们的团队越来越成熟,我们的考虑也越来越周全。在这个团队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每一个人都懂得相互帮持,做得更好。

一个人若是没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如是说。青春无悔,责任在肩,在母校,我得到了锻炼,经历了得失,也让我发现了最好的自己。

有梦,遇到最好的自己

因为有梦,追求最好的自己。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晃,转眼间就到了大四。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激情的一年,时时可以听到同学们考研、就业的好消息,分享同学们喜悦的心情;这又是一个充满悲伤和惆怅的一年,美丽的校园,略显杂乱却又温暖的寝室,红墙木板的教室,还有那四年朝夕相处的浓浓情谊,都令我们如此不舍;这更是一个充满梦想和励志的一年,彻夜长谈人生,热情憧憬未来,期待明天,相约再聚的那一天。

那个7月非常炎热的午后,当我送完最后一拨离校的同学,独自走在学校的大道上,往日的喧哗已归于平静,我内心万分惆怅,恰好遇到唐忠老师,我伤感地问他,“一切就这么结束了吗?”他拍拍我的肩,笑着说,“今日的分别,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到那时,希望看到更好的你们!”

有梦不见人生寒。最美的梦想始终在路上,最好的自己始终在远方。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行走,总会有几段非走不可的弯路,其过程是艰辛的,但路上会有更多的风景和更多的收获。每走过一段弯路,你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强大了许多。我庆幸,我感恩,我遇见了您——水电师院,我也因此遇到了最好的自己。我还在路上,一直追求最好的自己,我会一如既往的坚定,坚持,足以让我抵御路途中的风霜雪雨,继续带我寻找生命中的鸟语花香。

致敬,为召唤我们的时代。

致敬,为历练我们的岁月。

致敬,为疪荫我们的母校。

致敬,为培育我们的老师。

致敬,为遇到最好的自己。

罗毅君

1990年9月~1994年7月 长沙理工大学(原长沙电力学院电力系907401班读书)

1994年7月~1996年10月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机电室

1996年10月~2007年7月 湖南省水利厅办公室 历任科员、副科长、主任科员、副主任

2007年7月~2012年5月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期间,2009年12月30日~2010年2月30日参加省委组织部中青年干部国外培训班到美国欧道明大学学习,2010年3月~2012年2月挂任南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2012年5月~2015年2月 湖南省水利厅建设管理处处长

2015年2月~2015年10月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2015年10月至今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副厅级)

附件:

上一条:大学而志 青春拾影 下一条:扫把塘,一个永远也抹不去的印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