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悠悠长理情

2016-05-16 

今年是母校长沙理工大学六十华诞,又是我毕业二十周年。在这特殊的年份里,我不由得在脑海里极力搜索着母校的点点滴滴,每每念及她,总有股暖流在心中涌动。是啊,人生最美好的四年青春年华,谁不珍惜留恋和回味咀嚼呢?母校是成长的摇篮,她曾用博大胸怀包容我,用知识甘露滋养我,怎不让人眷恋她那春天般的能量场呢?

温馨的家园

时光回溯到二十四年前,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揣着梦想、怀着好奇迈入长理大门。

庆幸的是,班主任是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张老师,英俊薄酒,温文尔雅,很健谈,这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他在我们心中亦师亦友。在宿舍里,每每听到有人朗声一句“张老师来了!”我们便欣喜地离座出来笑脸相迎打招呼。他落座后和颜悦色地嘘寒问暖,看着他那诚恳的眼神,听着他那关切的话语,室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打开了话匣子,他及时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当他得知哪位学生家里发生重大变故,他察言观色密切关注此学生的情绪变化,加倍关心,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走出人生中最阴郁的日子。他语重心长地提醒我们最是青春奋斗时,不负年华好韶光,以学业为重,字字句句发自肺腑,听者入耳入心。我们有时陷入迷茫偏离航道时,他会适时与我们单独作推心置腹的谈话,用心为我们导正航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无痕,让我们心悦诚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室怕不辣的湘妹子隔三岔五带来好几瓶妈妈味道的辣椒酱供大家品尝,刚开始把我们辣得吐舌流泪,渐渐地,从原先抵触食堂菜太辣到后来怕不辣,入乡随俗,连同口味彻底转变。

傍晚开水房开放时分,如有事不必担心错过,总有热心的室友顺带把你的热水瓶拎去打水,而且开水票也不用还,要是想还,没门,一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把你噎了回去,让你没辙。傍晚时分校园广播电台不时飘荡出温情的话语和动听的歌声,哦,那是有心的同学惦记着你的生日为你点首歌。

听听同学间的昵称“刘子”“光子”“蚊子”“燕子”“东子”等等,便知由三十多位兄弟姐妹组成的大家庭每天有多少乐事和趣事在上演。我们享受过各省同学从家乡带来的特产,吃过云南的酸角,尝过河北的琥珀核桃,玩过山东的潍坊风筝……

毕业留言册中一句“我是你的影子”道尽我和影子四年来形影不离、相伴左右的姐妹情深,我们在友情和亲情的滋养下快乐地成长。

求知的田园

有人说大学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在我印象中,那时的我们中规中矩,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当然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老师教学有方,他们的眼睛透射出睿智的光芒,举手投足间无不透着学者的风范,教学大多以启发式为主,灌输式为辅,思维缜密,思路清晰,讲解深入浅出、收放自如。老师时不时提问,课堂互动良好,同学思维活跃。

老师的治学严谨从仪表可见一斑,有位年长的老师记忆中他的头发总是梳得纹丝不乱,细节非常考究,精气神十足,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种正能量。他叮咛我们学习之道是细节之道,要把知识盲点补全,反思错题总结规律,否则小问题积成大疙瘩。他住所里书柜和办公桌上全是专业书籍,看他伏案工作时沉醉其中的忘我痴迷状态,真让人动容。身教重于言教,耳濡目染中深深体悟到他们治学的工匠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当然理科老师也不乏风趣幽默型的,有位老师喜欢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如“先穿袜后穿鞋,先脱鞋后脱袜”来说明先后顺序颠倒。

有些题型表面看起来乏味,经他条分缕析的讲解思路豁然开朗,感觉别有洞天,让人脑洞大开。

教育是为了充实生活,扩大视野,最有效的教育是浸润,图书馆是智慧的宝藏,泡图书馆无疑就是书海泛舟,长理的图书馆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好去处,写作业,翻阅文献资料。本着兴趣和爱好,平时贪婪地吞食些专业外的文学类书籍,专心致志、兴趣盎然,那时的心是富足的。临近期末大考,宿舍、食堂、寝室三点一线,我们会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地把时间和精力聚焦起来,把所学专业课程各个知识点逐个攻破、理解透彻并作系统归纳。

越学越觉得自己无知,学习力是一个人的终生竞争力,这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很多人毕业后从事的并非本专业的工作,但由于在大学期间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知识体系得到拓展和完善,再学别的专业时,容易理解和上手,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大脑中的许多神经回路不接自通了。

健身的乐园

学习期间有晨起跑步的好习惯,早晨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三千多米,往往能碰到也在晨跑的同班同学,彼此相视一笑,画面极其温馨。那时的我感觉晨跑后一整天神清气爽。

为了练习手臂的力量,我常常到篮球场上用双手支撑走双杠,练久了,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轻松。锻炼无处不在,我习惯打开水时顺便将室友的空热水瓶也一同拎去,左手两只右手两只,于我而言,四只热水瓶只是健身器械而已,室友自然打心底里感激我,以为我是助人为乐。呵呵,当年我没跟她们道破动机,让她们产生有人照顾的感觉真好,一举两得,岂不更好?

那时也经常在寝室里唱唱歌练练嗓子,锻炼呼吸肌,当年在学校吹气检测肺活量时达4000ML,曾参加过系运动会的长跑和投掷项目,双获第二名,耐力和瞬间爆发力都得到了稳步提高。

大学是进入社会的前站,学习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是精神上永远毕不了业的人。历史是曾经走过的日子,大学生活虽清贫,但过得有滋有味,汗水和微笑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是每个人人生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有着许多令人感动和回味的亮点,值得一生细细咀嚼。

感恩母校,祝母校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更加绚丽的篇章。

923101班 刘梦菲

附件:

上一条:幸好,我们还都在 下一条:纪念长沙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