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与理工 > 纪念征文 > 正文

感恩母校——致母校长沙理工大学60岁生日

2016-07-05 

6月马上就要来临,又是一年毕业季,一大批莘莘学子即将走出自己用四年的光阴与汗水描绘出的美好的大学生活,走出这心心念念,有过泪水与汗水,有过成功与失败的大学校园。想想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为毕业的事情忙碌着,是欣喜,是感慨,是留恋,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个时候变得那么美好。大学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站,时间虽不长,每个人又都要离开,但那份记忆却是一辈子都抹不掉的。

记忆回到2011年9月,我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握着期盼已久而珍贵的录取通知书,在炎炎烈日下,排着队,擦着汗,等待着入学报到。看我的穿着就知道我是一个北方的姑娘,因为这个时候的长沙找不出几个穿着深色长衣长裤的人。摇着手希望可以用微弱的风带走点热量,但这样难耐的天气依然无法压制我内心的迫切与激动。带着梦想,带着期盼,带着家人的祝福与寄托,我来到了这里,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看着这么美丽的校园,这么和蔼的老师,这么友好的同学们,我笑了,醉了,完全沉浸在这崭新的世界里。

“同学,请问理科楼怎么走?”一个稚嫩却很陌生的声音从耳边传来,我回过头看到一个清秀的女孩儿,拿着资料袋,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笑笑说:“不好意思啊,我是新生,不知道路怎么走”。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真的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认识的人只有一两个,多亏了那位国防生高中同学,带我报名,领取生活用品等等,安顿好我之后便快速离开了。我下意识的有一种束手无措的感觉,我该如何在这里生活下去?我要做些什么?我不禁问自己,什么样的大学生活才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样的人生路是自己要选择的?当我迷茫的时候,当我无助的时候,是我最亲的母校——长沙理工大学给了我答案,给了我帮助,她让我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找到了自我,找到了目标,找到了价值,找到了未来的路!

面对这样一个和母亲年龄差不多大的母校,心中充满的是敬畏、爱戴和感激。这四年走的不容易。初来乍到,同学和老师就是亲人,学校就是家!我很庆幸拥有夏清老师这样负责任的班主任,拥有无机1101班充满热情、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兄弟姐妹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关爱、帮助与鼓励,让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爱,现在的我们早已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基友,这份友情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正可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到哪儿都有照应的朋友,虽然我仍是一个穷学生,但我却觉得自己很富有!我们这个班人不少,但却非常团结,平时嬉戏打闹活动颇多,但德智体美样样都好,是年级中数一数二的班级。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追求上进,充满欢声笑语的班级中,我才得以更好地发展。

非常感谢物电学院的领导和所有老师们,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给予了我莫大的关心和帮助。想起了郑老师,我们的辅导员,那个时候,他虽年轻,工作经验不足,但他为了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和我们一起长大,却要在工作之余照顾到我们的方方面面,工作到深夜早已是家常便饭。刚入学不久,郑老师就得知我和一位室友家庭困难,便给我们介绍并推荐了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生活负担和家庭负担。想起我敬爱的孔书记,几次谈话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仁慈和宽容,书记常常说“小姑娘表现不错,最近怎么没来找我汇报工作啊,青年委员对一个学生来说可是非常高的职务啊,是对你的认可,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的考验,一定要好好干”等等,我和书记的女儿差不多大,在书记面前,他就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教导我,夸赞我,批评我。拥有这样和蔼可亲的书记我很幸福。还有学院的陈华老师,叶昌老师,带我毕设的李海斌老师等等,物电学院有这么多尽职尽责的老师们,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造福学生。在这里我想说:“老师,您辛苦了!”

对我而言,我最大的收获除了珍贵的同学情、师生情外,就是我在母校培养出来的各方面的能力。我担任过很多职务,做过很多工作,也参加过很多比赛和活动。无论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学院党总支的青年委员,还是学校后勤部的员工;无论是李丽心灵教育中心的志愿者还是湘西支教老师,我都以不同身份,不同责任和义务做着最为普通但却重要的工作,我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我为老师、同学们的赞扬感到自豪。在长理,我学到了很多,这些非与生俱来的能力让我在研究生阶段受益匪浅。

在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鼓励下,在家人和同学们的支持下,在我对知识和科研仍然抱有憧憬和渴望的情况下,我选择了考研和读研。终于我来到了上海大学材料学院,成为了一名研究生,我还是一个材料人!在这里,我依然像在长理一样认真努力学习;在这里,我依然担任了支部书记一职;在这里,我还是会选择参加志愿工作……在这里,我还是我,变得始终是身边的人和景。无论身边的人表现怎样,我还是会时常想起唐院长说的一句话“你们是长沙理工大学的象征,你们代表了我们物电学院,无论在哪里,都要努力工作,努力学习,绝不可以丢学校和学院的脸”,然后我便直起累弯的腰,抛开懈怠的想法,告诉自己,你是长理人,你是物电人,你必须努力奋斗!于是,又在这里,我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活,开始了继续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带领班级向前发展的奋斗史!

我现在并不富有,不是学校或学院某某称号的获得者,也不是某“高大上”的奖学金获得者,更不是学术界的什么人物,我只是普通平凡的我,但我始终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得到想要的,而这一切的一切,终将得益于我在长沙理工大学所得到的一切。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四年献给了我的母校——长沙理工大学,而大学四年最珍贵的知识财富、朋友情谊、能力提升、实践经历也全都来自于我的母校,天时地利人和,我相信如果没有长沙理工大学,如果没有物电学院,如果没有这么多兢兢业业的老师们,我不会像现在这样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闲暇时有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去怀念。感谢母校对我的栽培,对我无限的包容和无私的奉献。只有离开之后才会觉得珍贵,才会去珍惜,现在的我只想说一句:“您辛苦了,祝您生日快乐!望您越来越好!”

物电学院2011级毕业生无机1101班李荷芸

附件:

上一条:思念母校 下一条:写给母校60周年校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