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湖南省“百优”共产党员——李正最

2016-03-15 

李正最,1983年毕业于我校陆地水文专业,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文监测处处长,水利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评审专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发改委水利项目评审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年鉴》审查专家、长沙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2008年被评为全省水利系统抗冰救灾先进个人(记二等功)、全国水利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9年被评为省直机关“模范共产党员”并被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并于2011年获湖南省“百优”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在湖南省水文资源界,他是一名领军人物;

在国内水文研究领域,他作为了技术权威;

在水利系统工作一线,他是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

他在水文事业上不断创新,不断地践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需要拥有的优秀品质:在创新中无私奉献。他就是我校校友李正最。

因创新,不断改革管理模式

“提高成果质量,不断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是作为全省水文测报工作业务主管的李正最始终坚持的。在他看来,党员就应该积极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近年来,他组织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和考核制度,使全省水文业务管理更加规范,水文测报质量稳步提升。为了提高水文现代化水平,他先后成功组织引进和整合了多普勒测流、高频雷达测速和水声纳水下测量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使湖南的水文信息采集技术始终处于全国水文排头兵的地位。为了创新水文管理与水文成果,他牵头调整水文站点的观测标准、项目、任务以及成果发布形式,在水文基层测站推广“水文测验计算”、“水文月报系统”和“全国水文资料整编系统”,使水文成果与水文服务更贴近社会的需求变化,让水文服务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面对繁重的水文基础设施改造任务,他深入偏僻测站,精心构筑水文测站建设方案,组织完成了全省90%水文站点技术升级和设施改造,一大批水文站点成为了一道亮丽的景观。这在改善基层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水文信息化水平和测报能力,使全省水文设施的测洪抗洪能力由5~10年一遇的标准大幅提升至50~100年一遇。针对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江湖水情条件变化的现状,他领衔研制了“代表垂线法实时流量监测系统”,开创了水文实时监测的新模式,该成果在全国水文系统得到广泛推广。

因创新,潜心于水文科研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水文事业,李正最十分注重水文科研,将各项科研成果用于水文实践。

近年来,由他组织研发、引进和消化了多项水文自动采集技术,提高了水文装备现代化水平;牵头承担了武广高铁、沪昆高铁、西气东输工程及常德和株洲核电等30多项重点工程以及长沙市株树桥水库供水能力复审等水文专题研究和水资源评价论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他主持了《水位观测标准》、《河流流量测验规范》、《水文基本术语与符号标准》等多部国家和水利行业技术标准的编制,致力于水文水资源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20多篇获省级以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撰写的《山洪灾害防治百题知识问答》等相关内容已公开出版发行。他主持或参与多项部、省水利重点科研课题,其中《洞庭湖河湖疏滩综合效益研究》等6项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针对三峡工程运行后洞庭湖江湖关系变化和治理策略,2010年该同志主持完成的《基于“自然—人工”二元模式的洞庭湖水沙演化与变异研究》,系统分析和探讨了三峡工程运行后对洞庭湖区水沙条件变化、江湖关系、防洪排涝及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为洞庭湖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该成果经科技鉴定整体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因创新,一线工作率先垂范

水文是一项充满危险和挑战的工作,无论“98抗洪”、“08抗冰”、“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救灾,还是2010年洞庭湖区黄盖湖的分洪决策,每次特大洪水和灾情,李正最都在水文监测工作最困难、最危险的地方出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就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2008年初我省发生罕见雨雪冰冻灾害,李正最及时指导基层水文测站调整测验方案确保水文监测工作不中断。并牺牲春节休假时间收集全省灾情、编制恢复方案,在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大规模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险情十分危急,他主动请缨,担任水文应急监测队队长首批入川。在余震不断,环境险劣,曾一度被困深山峡谷五天四晚的极端恶劣条件下,他一面坚持勘测,一边组织自救,高质量地完成了北川、安县、平武等重灾区五个堰塞湖水文勘测任务。在出色地完成堰塞湖监测任务被空军某部救出后,面对各新闻媒体记者,他说了一句:“被困几天而已,相比灾区人民我是很幸运的,这些工作都是党员应该做的”。这次地震中,李正最在堰塞湖勘测中探索和创造的勘测方法被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制成模板广为推广,为地震灾区其它堰塞湖的勘测和灾后重建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0年7月14日我省黄盖湖流域普降特大暴雨,内湖水位上升直逼历史最高水位,内垸堤坝险情频发,情况十分危急。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李正最发扬中共党员“敢打硬仗恶仗”的优良作风,火速调集人员、设备,组建水文应急监测队,趟过齐腰深的急流,冒险奔赴黄盖湖两条主要入湖河道沅潭河、新店河实施应急监测,为黄盖湖分洪决策提供了科学、及时、准确的洪水信息,为提前紧急转移安置群众赢得了主动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水文行业蒸蒸日上的不竭动力,李正最坚守于此并不断开拓;奉献,是一名中共党员的优秀品质,李正最用心恪守于此并在行业建设中不断贡献光和热。长理毕业二十几载,舍去岁月的浮华,作为党员的他用一种不断革新的创新思维,用一份饱满的激情,更用一份沉厚博爱的情怀尽情地奉献于水文事业。

附件:

上一条:风雨兼程十余载,自主创业领风骚——记我校杰出校友彭中 下一条:国家交响乐团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张天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