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双聘教授王浩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双聘教授林元培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特聘教授岳光溪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郑健龙教授主持


为进一步活跃学术气氛,向60周年华诞献礼,10月9日下午,学校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科技报告厅和工科一号楼同时举办“院士论坛”系列学术报告活动,我校3位双聘院士作学术报告。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科技报告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我校双聘教授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部首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我校双聘教授林元培,分别作了题为《流域“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及其定量技术》和《装配式桥梁设计与创新》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郑健龙教授主持,前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交通运输部原公路局局长李彦武、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赵平受邀出席。
王浩院士用五个部分阐述了他的学术成果,分析了“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理论的提出缘由,介绍了二元水循环理论的主要内容,讲解了他和团队创建的“流域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综合模拟与预测平台(NADUWA3E)”,介绍了流域水资源高效调控的理论方法,解读了“海河流域水循环多维临界调控”和“海河流域水安全调控关键措施”等内容。
林元培院士首先介绍了装配式桥梁的结构发展,从中小跨径空心板梁到大跨度斜拉桥的设计,并以所设计的上海地区典型大桥为例,提出了装配式桥梁科学研究问题,包括:软件开发、钢索制造、构件标准化、悬臂施工技术与施工控制,并进一步说明其设计要点,包括方案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并以卢浦大桥设计为例,提出了工程创新精髓与风险控制方法。
在工科一号楼,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我校特聘教授岳光溪作了题为《中国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及未来前景》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蒋昌波主持。
岳光溪院士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概念,并对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特点、地位和该技术在我国的开发状况进行了概述,同时阐述了我国科技人员在循环流化床气固两相流动、燃烧和传热理论方面做出的贡献,总结了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体系,阐述了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国产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技术,基于流态重构节能型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以及循环流化床燃烧超低排放技术,对今后相关领域内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路。
(文\林斐静吴慧敏朱楠萱摄影\白嗥 姚雅欣 黄强 周鹏程)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