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文明办、党委宣传部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正文

文明动态

教书育人做模范,教学改革当先锋——国家级教学名师袁剑波教授

发布日期:2014年06月03日 作者: 点击:

                         

                                      

    

二十三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始终活跃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始终矗立在教学改革最前线;他治学与待人两者兼修,教学与教改融会贯通。他就是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长沙理工大学袁剑波教授。

潜心教学工作、注重教书育人

1988年6月,袁剑波老师刚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就接到了承担“工程经济”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在当时还是一门新课。在没有老教师指导的困难条件下,袁老师整整一个酷暑,一头扎进教学准备工作里,选定教材,阅读参考书,一遍又一遍撰写讲稿、教案,反复地做书本上每一道练习,多次上门向富有教学经验的其他教师求教,主动多次试讲,教学中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上课前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细节,甚至包括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为此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夜不成寐。功夫不负有心人,袁老师的处女课很快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在当年交通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好评。

袁老师的教学工作就这样在实践中探索前行,并从此和工程经济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开设了 “工程经济”、“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道路经济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公路经济学”等本科及研究生课程教学。这些课程不少都是以前未曾开设的新型边缘学科课程,教学难度大,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教材。但袁老师深知这些课程对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和其他教师一道克服重重困难,广泛收集教学资料,深入工程调研学习和实践,积极编写教材讲义。为开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袁老师整整两年时间到我国第一个中外合作项目广深高速公路参加调研学习与实践;为开设“工程项目管理”课,袁老师自费参加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举办、美国专家教授授课的项目管理高级研修班等等,想方设法满足了教学要求。由于袁老师理论知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教学中又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教学工作深受学生欢迎,对培养复合型人才产生了重要影响。2009年,袁老师的“开门弟子”道路1989届学生聚会,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刚亮、辽宁省交通厅厅长石坚、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上海长江桥隧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过震文等在会上感慨地说:“随着我们工作的变化和职位的提升,从袁老师那里学习的工程经济与管理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毫不夸张地说,袁老师的“工程经济与管理”课使我们受益终身”。

袁老师始终认为,光从书本上学习是得不到真才实学的,必须多参加实践。因此,袁老师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并长期指导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学生的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实践。实践教学中十分注重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好地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2000年他指导6名学生的毕业设计,就有吴波、赵伟、赵文广3人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设计,其中,吴波、赵伟完成的“内蒙古杭锦旗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被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采纳,赵文广开发的“公路工程进度管理系统”被珠海同望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录用。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成果获2001年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现在在香港理工大学任教并从事遥感技术研究的教授吴波在总结他成长的道路时深情地说:“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袁老师指导的毕业设计让我开阔了眼界,培养了我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袁老师总是把教学工作摆在首位,即使评上了教授,当上了博士生导师,也依然如此。2005年,袁老师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访问交流,除了学术研究外,袁老师更把主要精力放在考察他们的本科生教学工作上,经常深入到佐治亚理工学院土木工程本科学生课堂中听课,和国外同行交流教学方法,并对他们的讨论式教学法产生了浓厚兴趣。2005年8月,访问交流尚未结束,袁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提前回到了学校,因为下学期有他的本科教学任务,并且,他很想将国外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上。

袁老师也非常重视科研工作,并把科研作为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他先后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权威刊物及三大检索上发表的论文有20余篇。袁老师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研究中掌握的国内外最新成果引入课堂,并编写教材、专著和教学参考书8本在人民交通出版社公开出版。其中所编著的《公路经济学教程》是面向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统编教材。

由于袁老师潜心教学工作,教学效果优秀,他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并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优秀教师。

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质量

袁剑波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非常注重教学改革。从1998年担任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负责人开始,他积极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创新实践,经过长期探索,创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5+1+2”模式,在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基础上,整体削减课堂教学20%,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突破实践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5:3,接近或超过国外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中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使土木工程专业由传统的以工程科学教育和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转变为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教育、思维能力培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彻底改变了工程实践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被边缘化的现象,实现了回归工程实践的目标。

在深化“5+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袁老师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开展系列课程建设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并且创新教学理念,提出了从实践中学习、以及让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会”学生的课堂教学理念及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建设,实施案例法教学,使理论教学融思维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于一体;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及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采用从实践中学习、以及“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教学前就提前布置课程设计,让学生带着课程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学习,边学习、边设计(实践);将一些公路施工组织方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程实习中,让学生带着学习要求去实践,边实践、边学习。从而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时间缩短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在承担的“工程经济”的教学过程中,他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提出广义利率概念、让学生从资金的时间价值层面上理解利率;引进牛顿切线法对投资收益率计算方法进行改革;将西方经济学原理引入课堂;增加公路工程投资估算与概预算、公路建设项目财务分析与国民经济评价、公路收费分析等内容。并开设课程大作业,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践训练;在毕业设计中设立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内容等,培养学生的工程经济分析与管理能力。

教学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培养了一大批工程实践能力突出、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经济与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他的教改成果引起了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两次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南省优秀示范专业,一般本科院校土木大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袁老师个人两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五次荣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他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的“一般本科院校建设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与实践”及所参与的“主动适应交通建设需要的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设计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所主持的“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与管理类课程改革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所主持的“工程经济与管理”课程被评为湖南省精品课程,教研教改论文有10余篇在《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大学教学》等权威刊物上公开发表。

热爱教育事业,倡导“育人为乐”

袁老师对高等教育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他从来没有动摇过。1989年至1991年,袁剑波老师因学校工作需要到广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参加工程实践,这是我国首家中外合作公路建设企业。那里有优越的生活条件、丰厚的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袁老师因技术知识过硬、工程经济与管理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而深得中港双方公司领导的青睐,被认为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一进公司就聘为工程师。

那正是一个“孔雀东南飞”的年代,多少教师都在向往着、并想尽办法去那里工作。袁老师家住农村,刚刚毕业不久,学校的生活工作条件差,其收入还不足那边的零头。因此,家里都希望他调到那边去工作,许多同事和老师也建议他调过去,公司那边更是求之不得。然而,袁老师丢不下自己的教育事业,他毅然谢绝了公司的高薪挽留,回到学校继续自己的教学工作。事实上,即使在公司工作时,他也时刻不忘收集资料,为将来的教学工作做准备。因此,回来后,他很快开出了以FIDIC条款为背景的“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新课,很好地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后又有深圳、广州等多家单位高薪相许,有的还允诺先调其家属过去,袁老师依然不为所动。他经常告诫青年教师要“育人为本”、“育人为乐”。认为教师的天职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育是在培养和帮助学生,因此,要有“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教育事业是一项艰巨、辛苦的事业,因此,要有甘于清贫、“苦中求乐”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的更高境界,就是“育人为乐”的蜡烛精神。因此,教师要淡泊名利,把教育当作一种快乐,这样才能教好书,育好人。

如今,23年过去了,袁老师依然坚守着那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那种“育人为乐”的精神,辛勤地在高等教育战线上耕耘。不仅无怨无悔,而且总是激情满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在他的影响下,“育人为乐”、“一切工作为学生”已成为城南学院广大教职工的核心价值观;不少袁老师的学生很快成长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骨干;2010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毕业并在迈阿密工作了两年的袁老师学生沈旅欧在袁老师的影响下,放弃国外的高薪聘请,回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

我们欣喜地看到,袁老师 “育人为乐”的蜡烛精神已开始在高等教育战线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