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二办B204召开,10位承担该门课程的教学骨干教师参加会议,招就处处长方文彬就相关工作做出指导,会议由招就处副处长贺良主持。

贺良对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围绕如何打造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金课”,提出“一讲一名师,一师一金讲”项目的培育、根据我校特点编撰校本教材、打造品牌职涯与就业指导活动、课程实施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按不同专业与行业录制微课等,以期实现学生在课程中的受益最大化。
与会教师对如何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的需求进行课程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每个学院因为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专业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就业形势不同,因此课程体系与课程实施需更具灵活性与开放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让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对课程进行特色化的设计;此门课程应用性、实用性很强,因此课程实施应该以职涯与就业指导活动、结构化实训、通用能力实训、企业参访等为主要教学方式,而非仅拘泥于课堂教学;线上课程以趣味性与受益性相结合的短视频为主;课程设计中要考虑到课程效果的持续性。
最后,方文彬对课程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课程内容要创新,要融入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就业观,将个人发展要与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融合。如引导基层就业要从大一开始融入课程实施环节。二是课程体系要紧贴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坚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打造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用人单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三是课程设计在形式上要丰富多样,如开设不同专题的工作坊、开展各类职涯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四是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实施就业指导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采取系统性培训、走出去与请进来等方式,通过2-3年时间建设成一支高水平、稳定的校内外名师队伍,在教师中形成示范与带动作用。
本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活动明晰了课程建设的方向与主体框架,既是一次课程建设的科学研究,也是一次新学期到来的集体备课,对我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文/图 郑纯 审/贺良)